中国日报北京12月3日电 记者从公安部获悉,去年7月全国公安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各级公安机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以深化执法监督管理机制改革和执法责任体系改革为着力点,坚持问题导向,狠抓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顽瘴痼疾整治,加快推进建章立制工作,全面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为推动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履行好新时代使命任务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法治公安建设取得新的明显成效。
紧紧围绕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公安部积极推动治安管理处罚法等重要法律修订工作,进一步完善办理刑事、行政案件程序和管辖分工等基本执法制度规范,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就打击跨境赌博等突出违法犯罪出台执法指导意见。
大力整治顽瘴痼疾。集中整治各级公安机关有案不立、压案不查、降格处理,以刑事手段违规插手经济纠纷,违规“查、扣、冻”等执法突出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组织开展刑事案件受立案突出问题专项督查,查纠了一批有案不立、降格处理等问题。
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建设应用有序推进。截至目前,全国公安机关已建成执法办案管理中心2794个,完成率91.3%。在抓好建设的同时,健全落实使用管理制度,实现重大安全事故“零发生”。依托管理中心打造信息全链条共享、办案资源相对集中、警种部门高效协作的“一站式”办案运行模式,全面提升打击效能。
执法监督管理机制改革不断深化。扎实推动《关于深入推进公安执法监督管理机制改革的意见》落地见效。针对异地执法协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出台《公安机关异地办案协作“六个严禁”》。针对逐利执法、争抢案件问题,制定出台《公安机关禁止逐利执法“七项规定”》。健全完善执法监督管理委员会机制,深化落实法制员制度,持续推进受立案、刑事案件“两统一”工作机制改革,不断加强对执法源头、执法过程和执法质量管控,有效防止执法问题发生。截至今年11月,全国公安机关已配备专职法制员1.6万余名、兼职法制员7.3万余名,较好地发挥了执法办案“质检员”作用。
执法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升级完善网上执法办案和监督管理系统,完善细化执法风险和执法问题预警提示、异常执法数据动态监测功能,普遍应用执法记录仪、案卷智能保管柜等信息化设备,有效提升了执法办案和监督管理效能。
执法主体能力建设得到新提升。大力推进执法实战大练兵,组织开展全国公安民警法律知识竞赛活动、执法资格等级考试和多种形式的法制培训,创新开展情景式执法实战训练,广大民警的法律素养和执法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公安部新闻发言人李蓓表示,12月4日是第八个国家宪法日,设立国家宪法日,是增强全社会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有力举措。公安部党委始终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摆在突出位置,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聚焦法治公安建设目标,以执法规范化建设为抓手,不断提升公安工作法治化水平和执法公信力。积极推动法治宣传教育与公安执法实践相结合,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广泛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