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在线音频行业在处于高速发展时期,行业用户规模也保持稳定增长趋势。根据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的《2021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预计2021年用户规模将达6.41亿人。
此前,在线音频一直都是泛娱乐行业的边缘地带。如今,这片互联网的“远郊”,却正在酝酿着足以撼动数字世界整体固有格局的力量。在碎片化时间的争夺战里,音频是一个独特的领域,它不像图文、视频产品需要分割用户时间、专注唯一场景,它更多是在扮演“时间陪伴者”的角色,作为伴随性产品出现在运动、开车、劳动等众多生活场景中。未来随着知识付费进一步的兴起,在线音频内容价值有望得到进一步释放,行业发展稳步向前。
q 从跑滴滴到有声书配音,职场人的灵活就业路
在跑滴滴之前,陈志明曾是一家教培公司的中层管理,因目前业务已经大幅腰斩。陈志明虽然不在公司的裁员名单之上,但工资待遇也已大不如前,寒冬之下,无奈跑起了滴滴兼职。
“一般就跑周末,每天要开十几个小时,一天下来也有500多,算下来一个月能有3、4000的额外收入。但是不能算细账,光油费就有1千多,中餐晚餐也要在外面吃,每天饭钱也至少要30,还要车辆维护费、保险费等等,每个月真正到手也就2000多。但现在孩子刚上幼儿园,都是要花钱的地方,2000多也总比没有好”。
在谈及如何接触到配音兼职时,陈志明回答说:“开车无聊时就会听一些有声小说,然后就了解到了原来这种念书也能赚钱。但当时还没往那方面想,一来是自己之前没做过,不熟悉,二来也不知道从哪里入手”。
但陈志明的犹豫并没有持续多久,国庆节期间和外地游客的一次不愉快,让陈志明决定不再跑滴滴。“感觉滴滴的从业者不是很受尊重,而且开久了也确实累。于是就想着有没有一个兼职成本低一点的,没什么风险的,跟开滴滴一样,每个月能多点稳定的收入”。
他想起了之前开车时常听的有声小说。
2021年10月,陈志明报名了寻音教育的有声书演播班。“我对配音没有太多的想法,就是想多创收”,陈志明表示自己跟寻音教育的老师坦诚交流过,“老师说我对自己的定位很清晰,于是跟我规划了学习路线,我觉得老师说得很诚恳,不是盲目得鼓动我报名”。
“内容实在”是陈志明对寻音课程说得最多的形容词,“我在教培公司也上过很多课程,但寻音教育真的要好很多,老师教的东西都很实在,教学时会分析一些有声书里的发音技巧,会代入角色身份去发音。比如北京人的儿化音,我就一直发不好,老师从词的轻重格式跟我分析了,现在基本可以以假乱真,地道的北京人儿~”。
“配音最大的成就感,就是一个自我的提升,从什么都不懂的人,到现在能挣钱,不管是从收入上还是心理上都是一个提升。”谈起配音兼职,陈志明表示自己很幸运,“之前开滴滴时真的没想到过,自己能做上配音兼职,现在收入不仅没降低,还多了陪家人的时间。如果有零基础的同学,想学配音技巧,入行配音兼职,真的可以关注一下寻音教育的基础课,即便是只想体验体验,也可以试试看”。
q 自媒体时代,普通人应避免让口才成为自己的负资产
“凯叔讲故事”作为中国最大的儿童有声故事品牌,由前央视主持人王凯于2014年4月成立,主要在微信公众号和APP上发布音频儿童故事,从单一故事的音频产品模式,发展成为集声音戏剧、儿歌、漫画、视频课程、AI课程、随手听、智能听教机、自有童书等多维度的内容服务商。
作为最早入场的一批自媒体从业者,“凯叔讲故事”是成功的,精准实现了内容输出、声音变现。从个人兴趣爱好到班级群私域分享,从个人公众号运营到大型内容服务商,凯叔讲故事”一路走来极为顺畅,已形成极具商业价值的个人IP,自媒体时代,这种依据自身特点充分挖掘最终乘风而上的案例不胜枚举。
寻音教育的执行董事杨小雨表示,从“凯叔讲故事”这一声音经济典型案例可以看到,其实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声音经济的行业中还将涌现更多的就业机会。根据iiMedia Research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在线音频用户规模为5.7亿人,预计未来继续保持稳定增长,2022年将达到6.9亿人。
如此庞大的市场,个人IP想要脱颖而出,除了内容,最该考虑的还有形象。而在在线音频行业中,人们说声如其人,声音即是个人形象的代表。
“因此,一定要注意塑造适合自己的声音形象,这对自己思想的表达、与他人的交流,乃至自身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作为普通人,不管你有没有才华和能力,不管能不能辨别风口,但选择提升一下自己的“品牌”,显然还是很靠谱的”。杨小雨认为普通话标准、声音悦耳动听,不论是对工作中的攀谈、还是日常生活中的交涉都有着十分显著的积极意义,在这个声音名片时代,掌握标准普通话已经成为了一项必备技能,“普通人应避免让口才成为自己的负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