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了蔚来和小鹏,IDG继续寻找智能出行赛道“世界级公司”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1-11-29 15:21
2021-11-29 15:2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8℃的适宜气温,广州海珠区阅江中路380号,广州国际汽车展 4.1馆。

在这届以“新科技、新生活”为主题的广州车展上,小鹏汽车首发亮相了第四款量产车小鹏G9,这是其在中大型SUV市场布局的首款车。而另一家中国新势力造车头部公司蔚来汽车,则携旗下全系电动车ES8、ES6、EC6、EP9和旗舰轿车ET7入场,还首次搬来了“双层蔚来中心”。

不止小鹏和蔚来,智己汽车、岚图汽车、沙龙汽车等多家中国电动车品牌也在本次车展大秀新能源汽车。官方数据显示,这次广州车展国内外参展企业共展出了241辆新能源汽车,相比上一届增加了70%,其中中国的车企占了153辆。

“自主在崛起,新势力在进阶,科技在飞跃”,有人用这几个词总结了这股正在重塑行业的力量。这一切似乎印证着,新能源汽车正在开启属于他们的时代主场。

“现在新能源汽车的投资机会主要来自于品牌、智能化等驱动的产品力提升,整体市场已从补贴驱动变为产品驱动。”在IDG资本合伙人过以宏看来,现在的电动车还处在第一阶段,先实现电动化,再叠加智能化功能,最后发展至“无人”。

“从第一天起,新势力就把造车这件事当做智能终端在定义,而不是简单的交通工具,所以它注定不会是传统的模样。从终极方案看,电动车定是更便宜、更舒适、更环保的出行方式。”IDG资本合伙人俞信华这样描述电动车所承载的前景。

电动车再崛起的前夜

俞信华的这份坚信并不是毫无来由,若从更深处琢磨,我们甚至可以大胆地追溯到百年前,那个电动车崛起的前夜。

事实上,电动车和内燃机汽车几乎同时起步,电动车甚至还要更早一些。

早在1881年,法国人古斯塔夫特鲁夫给一辆三轮车装上了直流电机和铅酸电池,它的驾驶感受和现在的两轮电动车差不多。而在1888年,德国人卡尔·本茨才造出了第一台可以上路的内燃机汽车。

站在1900年的德国街头,你会发现路上跑的汽车中数量最多的是蒸汽车,其次是电动车,然后才是内燃机汽车。而在1916年,我们今天酷感十足的电动平衡车,已经灵活地穿梭在美国和伦敦的大街小巷。

IDG资本,眼下,汽车界顶流非电动汽车莫属,但你了解它的历史吗?我们盘了电动车横跨百年的成长路径,从1881年(没错电动车19世纪末就问世了!),到眼下能源和信息变革的拐点,看电动车向更便宜、环保、安全的未来进发。打开视频,一起把电动车“盘”个明白。

不过,迅速走红的电动车并没有完全准备好。“一百年前就有很多关于电动车的尝试,但都没留下来。其实你别说100年前了,10年前的电子技术、材料及其成本等都支撑不起电动车的未来。”俞信华在谈及百年电动车历史时说道。

由于电池技术的限制,电动车的速度和续航问题日益凸显。此后,人类在不断推动着电池正负极材料、包裹技术等电池全产业链的创新发展。据电池原材料咨询公司Benchmark的数据,自2000年开始的15年间,锂电池成本每年降幅在14%左右。

一百多年前尚未实现的汽车端电气化革命,悄然卷土重来。

2003年,换上锂电池的特斯拉T-Zero,行驶里程可以达到480公里。2007年,LG化学的电池方案进入通用Vlot电动车项目的备选清单。

但那时电动车的前景并不明朗,颇有反共识的色彩。刚刚登陆纳斯达克的特斯拉,随即遭到美国CNBC知名主持人吉姆·克拉默在节目中的公开挑衅。几乎没有人能料到,这家IPO发行价美股17美元的电动车公司,10年后的股价能飙升至超1000美元,市值超过丰田、比亚迪、大众等全球第2-10名汽车巨头的市值总和。

站在同一历史拐点远望,俞信华展开回忆,“我们也是从那时开始关注和思考电动车未来的。”

这个彼时已在中国扎根了近15年的头部机构,以投资电池材料为契机,从2007年起开始密切关注并跟踪中国电动车领域正在孕育的改变,这是绝对的少数派。

“电池技术的迭代、电池成本的下降以及全产业链技术的创新突破,是电动车发展的关键变量。”俞信华补充道,“后来大约在2010年,我们开始研究电动车。当时我们模糊地认为电动车可能是(未来汽车发展的)一个方向,且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应该是接下来的核心命题。”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