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11月29日电(记者 赵磊)今天上午,南京翔东龙飞机研发中心在南京临空经济示范区举行揭牌仪式,重点推动通用航空飞机新型号、通航制造新技术、适航审定新方法等研发创新。
据介绍,翔东龙飞机布局在湖南郴州,主要以通用飞机、无人机的研发制造为主业,依托全球化供应链体系,协同产业链上下游伙伴,己形成6个型号全谱系产品。其中,2020年研发出首款轻型运动类全金属固定翼飞机XL100,先后取得中国民航型号合格证和生产许可证,已实现常态化小批量生产。目前在研的XDL200高原飞机已完成地面试验,进入适航取证阶段;XDL300水上飞机已成功下水试滑,进入强度试验、取证阶段;XDL500工业无人机进入改装试飞、XDL600多用途公务机前期构型、论证已经结束并全面开启设计、试验工作。
湖南翔龙飞机有限公司董事长周世忠介绍,为满足专业化生产和科研力量的需求,公司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成立了南京翔龙飞机工程研究院,发挥南京高校聚集、通航高技术人才优势,进一步提升翔东龙飞机科研制造的“加速度”。
同日,举行了南京翔东龙飞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启航仪式。
据悉,研发中心及全资子公司将通过航空科技创新和自主研制整机型号,致力于建设成集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一体的通用航空飞机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主要承担主型号XDL600六座商务、货运多用途飞机,以及在研或正在取证高原飞机、水上飞机、无人机、森林灭火机、中继通讯机等的科研创新工作。
针对我国通用航空飞机原材料及标准件、发动机、螺旋桨、航电等成附件依靠进口的现状,研发中心负责人黄天明介绍说,适航审定和符合性验证能力是通航产业发展的关键。他们按照国家民航局新的适航审定体系,组建核心团队,系统研究一套合理有效符合性验证新方法,为通航制造数万家中小企业提供适航认证技术服务。
目前,研发中心汇聚了众多拥有南航、北航、西工大、厦大、国防科大等高校航空专业背景、从事通航研发、制造、适航业务的优秀人才,已形成包括飞机总体气动、结构强度、系统航电、工艺等专业研发队伍,研发能力基本覆盖通用飞机设计、制造、试验、试飞和适航的全专业范围。
中国航空学会理事长林左鸣指出:“通用航空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提升国家航空制造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实现航空强国梦想,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国家低空空域改革的深化,中国的通航产业将迎来发展的春天。”
(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