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位北大专家学者当“村长”巩固脱贫有新招!

(记者温璐、李依环、孙竞)“月亮出来亮汪汪亮汪汪,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日前,这首民歌《小河淌水》的故乡——云南大理弥渡县迎来了10位来自北京大学的“名誉村长”。

10位北大专家学者当“村长”巩固脱贫有新招!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2021-11-22 21:3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人民网北京11月22日电 (记者温璐、李依环、孙竞)“月亮出来亮汪汪亮汪汪,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日前,这首民歌《小河淌水》的故乡——云南大理弥渡县迎来了10位来自北京大学的“名誉村长”。

这10位新任“村长”包括了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党委书记陈建立、工学院党委书记孙智利、光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马化祥等多个学院的知名专家学者。

10月21日,首批“名誉村长”聘任仪式举行,10位专家学家正式就职弥渡县。未来,他们将发挥各方资源优势,帮助弥渡在发展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教育卫生、基层治理等方面解决乡村振兴工作中的各类难题。

弥渡县地处边疆地区,曾是全国592个贫困县之一。自2013年起,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北大定点帮扶云南省大理弥渡县,探索启动了“1+8+N”帮扶工作新模式。“1”代表全校统筹,“8”是指8个院系对口帮扶8个乡镇,“N”是结合实际需要不断增加其他资源及帮扶主体,实施精准扶贫。

2020年5月16日,弥渡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为进一步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各项工作,北京大学在“1+8+N”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聚焦重点,首批聘任10位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弥渡县“名誉村长”,助力弥渡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名誉村长”调研。北京大学供图

10月22日,苴力镇栗子园村“名誉村长”、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张亚光来到村里,给栗子园村小学生捐赠文具用品,与苴力镇党委政府,栗子园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就如何把栗子园村打造成为共同富裕样板示范村进行座谈。

张亚光深情表示,从博雅塔到苴力镇,从未名湖畔到栗子园村,跨过城镇与乡野,穿越古老与现代。初心弥坚,经世渡民。“名誉村长”不止是一份荣誉,更是沉甸甸的信任和责任。接续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如小河淌水,不怕曲折蜿蜒,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见到张亚光的第一面,弥渡县苴力镇栗子园村委会杨正斌就感觉张教授亲民、接地气,很有亲和力,关心基层,而且很有爱心。

“他学识特别渊博,对党的方针政策、乡村振兴战略等把握很准确,给了我很好的思路。我相信,在‘村长’的引领、带动下,我们栗子园村会带领全村群众,苦干实干,走上共同富裕之路。”杨正斌说。

(温璐、李依环、孙竞)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