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汕铁路海底隧道建设即将迎来新考验

汕汕铁路汕头湾海底隧道是世界首座设计时速为350公里的单洞双线高铁海底隧道。隧道全长9781米,其中盾构段长2169米。

汕汕铁路海底隧道建设即将迎来新考验

来源:China Daily 2021-11-22 20:1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11月22日北京电 记者从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设)获悉,近日,汕头至汕尾铁路(汕汕铁路)汕头湾海底隧道永平号盾构机顺利完成了890米软土段掘进施工,标志着盾构机即将接受新的考验,进入430米的上软下硬段落,并逐步驶向海域段。

汕汕铁路是中国铁设工程总承包项目,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沿海地区,途径汕尾、揭阳和汕头三市,线路全长162.4公里。

汕汕铁路汕头湾海底隧道是世界首座设计时速为350公里的单洞双线高铁海底隧道。隧道全长9781米,其中盾构段长2169米,采用一台直径14.57米泥水平衡盾构机——“永平号”掘进施工,该盾构机是目前高速铁路最大直径穿海盾构装备。

汕头湾海底隧道开工后,中国铁设汕汕总包项目部积极组建优秀专家团队,匹配优质资源,强化科技创新、注重设备选型,助力项目建设。自盾构始发掘进以来,逐段采取地表加固措施,先后克服超浅埋始发、穿越多条市政管线、中泰立交桥、沈海高速公路等重大风险源和技术难题,实现了170余天安全平稳推进。

如果说穿越软土地层是永平号牛刀小试,那么在接下来的施工中,永平号将面临基岩凸起、孤石、断层破碎带、高水压等严峻考验,同时,掘进速度也将受到严重影响,隧道管片错台、破损开裂和隧道突泥涌水等风险也将进一步增加,施工难度极大。

面对可能存在的各类风险,中国铁设汕汕总包项目部积极部署,提前筹划,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等多名专家“问诊把脉”,对盾构穿越断层破碎带、基岩凸起、孤石处理等处理方案组织了多轮论证。

目前项目部正按照专家论证意见,有序开展钻探作业,为后续地质预处理方案提供数据支撑,确保盾构能够顺利掘进,努力完成盾构掘进年度目标任务。

【责任编辑:齐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