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50后教授梁永安入驻西瓜视频“新知十讲” 畅聊三十岁人的焦虑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1-11-22 13:56
2021-11-22 13:5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三十岁,没结婚,没存款,没房没车,算挺失败吗”、“三十岁还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很有挫败感,该怎么办”……

近日,复旦大学退休教授梁永安入驻西瓜视频“新知十讲”,直面上述话题,分享自己的看法。这些关注年轻人焦虑问题的内容,受到网友欢迎。目前,视频已更新第四期,累计播放量接近100万。

图片1.png

事实上,这不是梁永安第一次关注年轻人。这位“50后”中文系教授,在2020年11月开始运营自己的西瓜视频账号。“当代后浪的困境”、“年轻人要不要考公务员”、“男孩子需要阳刚之气吗”,一个个视频直击当代人心。他的言论也因此多次登上热搜。

在此次“新知十讲”中,梁永安同样金句频出。他谈“三十岁还浑浑噩噩该怎么办”:三十岁最重要的不是你积累了多少财富,权力,而是你积累了哪些对错。他谈“如何规划自己的后30年”:30岁要学习远航精神,需要一点异想天开。没有失败过的人,非常可悲,因为他从没尝试过。

在这位中文系教授的视频里,作家们的事迹是重要的论据。在提“三十岁前的人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梁永安举了村上春树的例子。1978年4月1日,村上春树坐在棒球场上看球。当外援击出一个好球后,经营音乐酒吧的村上春树突然做了个决定:开始写小说。次年,30岁的村上春树出版处女作《且听风吟》。梁永安指出,村上春树喜欢看书,喜欢爵士乐。如果没有之前对生活和艺术的感悟,村上春树不可能突然成功。

大部分人谈焦虑,会从心理和性格角度去探析焦虑成因。而梁永安更多的是把焦虑议题置于社会发展中进行观察和解读。他阐释“三十而立”这个概念时,对比了古今社会。古代农业社会,普通人立业很简单,掌握挖地种地即可。而古人说的三十而立,更多讲的是读书人需要在三十岁时积累足够多的知识。他认为,在当下,“三十而立”也不是指买房买车,而是到这个年龄你有自我认知和方向。

今年3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和社会科学出版社发布《中国国民心理健康报告(2019~2020)》。报告指出18~34岁青年最焦虑。“新知十讲”产品负责人表示,年轻人对缓解焦虑有刚性需求,希望专业学者和行业高手的分享能为年轻人带来有用解渴的知识。

据悉,“新知十讲”是西瓜视频发起的知识分享计划。该计划聚焦人文社科、商业财经、科技前沿、健康医疗、个人成长等泛知识领域。各领域专家会以十讲篇幅,透彻讲解一个知识议题。目前,已有文化学者马未都、科幻作家郝景芳、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研究员张宏杰、中国政法大学犯罪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马皑等近百位学者名家入驻。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