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红寺堡:以土地权改革破题 挖掘乡村振兴“富矿”

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是全国最大的生态移民集中安置区,被自治区赋予创建全国易地搬迁移民致富提升示范区的时代重任。今年以来,红寺堡区抢抓自治区确定的土地权改革重点县历史机遇,按照“先落一棋、先走一步,蹚出路子、干出样子”要求,积极探索荒地、闲地、废地整治和指标交易新机制,做足“盘活资源、增产增效、以地生金”文章,挖掘乡村振兴“富矿”,蹚出“死资源”变“活资产”的新路子,为创建全国易地搬迁移民致富提升示范区蓄力赋能。

宁夏红寺堡:以土地权改革破题 挖掘乡村振兴“富矿”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1-11-19 14:2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是全国最大的生态移民集中安置区,被自治区赋予创建全国易地搬迁移民致富提升示范区的时代重任。今年以来,红寺堡区抢抓自治区确定的土地权改革重点县历史机遇,按照“先落一棋、先走一步,蹚出路子、干出样子”要求,积极探索荒地、闲地、废地整治和指标交易新机制,做足“盘活资源、增产增效、以地生金”文章,挖掘乡村振兴“富矿”,蹚出“死资源”变“活资产”的新路子,为创建全国易地搬迁移民致富提升示范区蓄力赋能。

完成国土空间规划9个专题的编制工作和生态红线划定工作,有序推进完善城镇开发边界、基本农田补划和红寺堡中心城区土地用途划分工作。加快推进村庄规划编制,2021年以弘德、同原、红川和永新4个村为示范,年内完成14个成建制移民村村庄规划编制工作。

制定《红寺堡区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盘活利用专项行动方案》,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盘活利用专项行动。目前,消化批而未供建设用地1177.5亩,对16宗235.6亩闲置土地依法予收储,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红寺堡区2021年全年任务量。积极探索对批而未供土地进行调剂使用,申请将2012年第七批次城镇建设用地中至今未使用的8.8146公顷新增建设用地,与新申报的红寺堡区线驮石矿区刘家沟湾煤矿项目用地进行等面积调整置换使用,有效的盘活了土地资源。

对城市集中建设区内的工业、仓储等低效土地综合评估,通过变更土地用途、补齐土地出让价款差额等方式,再次开发利用,提升土地利用价值。目前成功将4宗共计226.9亩工业用地转型为商住用地进行开发建设,实现土地盘活增值收益5091万元;通过低效用地再开发,将1宗工业用地按照商住用途进行挂牌出让,实现土地收益761.9万元。

制定《红寺堡区落实土地整治及指标交易重点改革任务实施方案》,通过土地整治和指标交易,把沉睡的“死资源”变为“活资产”,实现省域间土地与资本互换增值。认真开展后备土地资源调查摸底,以全国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握为基础,全面调查辖区宜耕土地后备资源开发、农村建设用地拆旧复垦等适宜开展土地开发整治的潜力面积、区域分布情况等基础信息,对国有未用荒地实地踏查、评估甄别,将有开发价值的纳入土地整治项目库,编制评审项目方案。目前已完成9个项目方案编制立项工作。扎实推进土地整治项目实施,2021年实施土地开发整治(补充耕地)项目9个,新增耕地3.7万亩;已完成红柳沟项目区1389亩新增耕地指标交易,交易金额1.6亿元。

在开展土地整治的同时,加强对新增耕地的运行管理,宁夏红寺堡最大限度发挥土地产出效益。

调和水地矛盾,解决“水从哪里来”的问题。全面落实“以水四定”要求,采取灌区内节一点、向上争一点、调蓄补一点的方式,按照亩均240立方的定额,争取配建百万级蓄水池和高效节水项目,大力推广滴灌、节灌等高效节水模式,保障新增耕地灌溉用水,避免缺水撂荒的问题。

坚持建管并重,解决“谁来运营管理”的问题。采取土地租赁等方式,灵活整合土地收益等资金的基础上,加强社会力量和企业资金投入,以固定资产担保方式向农业开发银行、国家开发银行贷款,今年,共整合投入资金1.3亿元,有效保障了项目实施。为确保新增耕地高效利用,采取“谁投资、谁实施、谁管护、谁受益”的原则,对新增耕地以有偿方式承包给项目实施单位,统一进行经营管理。今年,新增耕地全面推行高效节水灌溉,种植青贮饲料、冬小麦等作物,加快土壤改良和地力培肥,最大限度提高产出效益。

完善收益分配机制,解决“钱去哪里”的问题。完善土地指标交易收入管理办法,坚持收支“两条线”和专款专用原则。收益资金划拨财政后,实行“三优先”:优先土地整治项目复耕、渠系配套、生产路建设等投资成本支出,优先统筹用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产业发展,优先统筹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胡冬梅)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