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原创 > 中国日报专稿

第三届全国中学生环境保护优秀作文征集活动启动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1-11-18 16:0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11月18日电 由中华环保联合会主办、被教育部确定为2021—2022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之一的第三届全国中学生环境保护优秀作文征集活动11月18日在京启动。中华环保联合会主席孙晓华出席启动仪式。孙晓华以及火箭军后勤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侯立安出任这项全国性作文征集活动的专家评审委员会主任。

孙晓华在启动仪式上指出,全国中学生环境保护优秀作文征集活动是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特别是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加快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树立中学生热爱环境、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文明和低碳意识而举办。

孙晓华说,大赛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生态环境部生态文明建设有关精神为根本宗旨,根据《“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1-2025年)》的有关要求,坚持环境教育从娃娃抓起,以“小手拉大手”的路线,通过加强对中小学生的环境宣传教育工作,提高青少年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实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目的,推动全民参与环境保护,为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第三届全国中学生环境保护优秀作文征集活动(以下简称作文大赛)是经教育部批准的2021—2022学年面向全国中小学生开展的36项竞赛活动之一。作文大赛鼓励学生关注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学习观察自然、社会,审视自我,通过写作去认识生命,认识地球,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健全人格的当代中学生。作文大赛宗旨是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倡导绿色化生活方式,培养学生环境意识和环境责任。

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是我国政府向国际社会做出的庄严承诺。因此,本届作文大赛组委会将大赛的主题确定为“美丽中国,双碳有我”。广大青少年可围绕大赛主题,结合身边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将自己以身作则,坚定守护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中国的初心和使命,如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愿景的亲身经历等写出来。

按照比赛规划,全国各地高中学生(包括职高、中专等)均可参赛。大赛分为上学期(第一赛段)与下学期(第二赛段)两个赛段。大赛分团体报名及个人报名两种形式。大赛设置省级奖项和国家级奖项。

参赛作品由“环保创新作文”+“环保研究性学习报告”两部分组成。每位参赛学生需提交原创环保新作和环境保护研究性学习报告各一篇,作文需提供作文格式稿和电子稿,研学报告需提供电子版及纸质版,电子稿随《参赛登记表》发至组委会邮箱:hbzw@huaxiao.com。创新作文必须符合大赛宗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内容围绕对环境及环境污染的认识、环境及环境保护重要性、绿色生活方式探讨等。题材、文体、风格不限,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具体比赛时间及相关要求可参阅“第三届全国中学生环境保护优秀作文征集活动实施方案”。

中华环保联合会副秘书长李瑞东强调,作文大赛本着公益性、自愿参赛的原则,不收取任何费用。大赛组委会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每件参赛作品进行评比。本届大赛将在活动官方网站(www.huaxiao.com)及官方微信公众号实时公布大赛进程,所有获奖参赛选手的获奖情况均可在大赛官网进行查询。

第三届全国中学生环境保护优秀作文征集活动启动仪式由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张永红主持。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林震;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郇庆治;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管理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沈大军;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理论部主任胡勘平;湖州师范学院“两山”理念研究院副院长杨建初等出任本届大赛评委。中华环保联合会副秘书长、《中华环境》杂志社长总编辑李瑞东任专家评审委员会主任,全国中学生环保作文征集活动组委会秘书长尹雄任执行主任。

第三届全国中学生环境保护优秀作文征集活动由北京华校聚优集团有限公司承办。《中华环境》杂志社为大赛提供学术支持。

【责任编辑:富文佳】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中文 |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