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上的“高速”竞赛 角逐科技创新的“火车头” 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创新创业大赛复赛圆满举办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1-11-17 09:31
2021-11-17 09:3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图片1.jpg

11月12日,由国家高速列车青岛技术创新中心和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共同主办,青岛市科学技术局支持,连筹(上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承办的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创新创业大赛复赛圆满举办。

过去这一周,来自海内外的78支晋级团队通过远程接入的方式参与了大赛三大组别紧张而又激烈的复赛比拼,最终20支团队脱颖而出进入总决赛,他们将于12月中旬向最后的巅峰之战发起冲刺!

英雄荟萃 78个优秀项目强强对决

自今年7月份开赛以来,大赛共吸引了来自海内外数百家社会科研院所、高校、企事业单位、科创载体的创新项目参与,最终377个项目报名通过资格审核进入初赛。

随后,经过前期资格审查和初赛评选两个阶段的激烈比拼和创业导师针对性的培训提升,优中选优创新组32个、创业组29个、海外组17个项目晋级复赛,入围复赛的项目涵盖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中鼓励发展的重点领域,并与轨道交通产业未来布局发展同频共振。

图片2.jpg

从报名区域来看,大赛377个报名项目覆盖亚洲、欧洲、北美洲等主要创新区域,其中海外组的项目来自美国、德国、意大利、以色列、荷兰、比利时、法国、英国等多国。

从入围项目来看,晋级复赛的项目涉及材料科技技术、高速轮轨技术、装备智能化技术、能源与动力技术、运维与健康管理技术以及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等多个领域,最终三大组别中聚焦装备智能化技术、高速轮轨技术、运维与健康管理技术等领域的创新创业项目成功晋级青岛总决赛。

硕果累累 创新创业群英共享赛事成果

作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领域自主创新程度最高、国际竞争力最强、产业带动效应最明显的行业之一,轨道交通产业的发展适逢一个技术集中爆发交融的好时机。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颠覆性新兴技术与轨道交通加速深度融合,新一代轨道交通系统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在这一背景下,本次大赛旨在通过“以赛聚智、以赛引才、以赛兴业”等形式,发现并支持一批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确保把创新创业大赛办成一个汇集创新创业主体、聚集创新创业要素、配置创新创业资源的高效服务平台。

大赛除奖金和人才激励政策外,主办方国家高速列车青岛技术创新中心、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将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和优势,对晋级复赛项目进行关于技术、产品和服务应用推广方面的对接;对晋级总决赛的项目搭建专业化、市场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平台,并优先推荐给支持此次大赛的投融资机构。

专业评审 遴选前沿高新技术和现代实用技术

大赛复赛邀请近20位轨道交通领域的专家学者及专业创投机构负责人担任评审并现场进行评分。这其中既有包括科技界、产业界和学术界的行业专家和教授学者,也包括来自投融资机构的企业家和创业导师。整体上参赛项目技术领先、产品性能达到国际标准、团队人才层次高,成为评委们的普遍共识。

三大组别的复赛路演环节均采用了“8+5”模式,即每个参赛团队有8分钟时间对项目进行自由阐述,随后5分钟时间对评审专家的提问进行答辩。比赛过程中,每位评审专家对项目认真聆听,对创新团队和创业企业的技术方向、财务规划、路演技巧、PPT修改建议都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确保把那些围绕创新驱动发展和轨道交通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创新性探索研究的项目推选出来进入最后的总决赛。

经过专家们严格评审晋级总决赛的项目,既有发展新兴产业的前沿高新技术,也有推进传统产业焕发生机的实用技术。

云端办赛 专业技术为复赛持续赋能

受疫情影响,本次大赛三大组别的复赛均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建设数字平台,通过多屏互动、云端连线、智能互动、在线评分、全程直播、风采展示等形式将科技融入赛事的每一个细节,开启“云端办赛”创新模式,有效确保了所有复赛团队不受疫情影响,跨越时空和地域的界限顺利参赛,公平竞争。

复赛现场,每组7位专业评审们根据大赛统一制定的评价标准,从参赛项目的技术成果、商业模式及价值、市场竞争力、团队实力及参赛表现等多个维度综合评定,通过线上评分系统对参赛项目进行同步打分并实时亮分,强化了赛事评分的精准度和公平性。比赛“云端”呈现,选手无需到场“云参赛”,观众随时随地“云观赛”,评委畅通无阻“云评审”,复赛共吸引近5万人次参与线上观看,真正将“云端办赛”发挥得淋漓尽致!

以高速铁路为代表的中国轨道交通产业

是凭实力跑出来的一张“国家名片”

创造了诸多世界“第一”和“之最”

如今,站在这一产业发展的历史高位

市场变幻的风云、技术革新的浪潮风起云涌

一支支意气风发的创业团队

一个个奇思妙想的创新理念

让我们真切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双创”活力

创新创业创未来 智同道合强国梦

20支晋级总决赛的优秀团队

12月巅峰决赛,敬请期待!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