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本轮新型冠状病毒属于德尔塔变异株,家庭聚集是造成后期病例快速增加、形成峰值的主要原因之一

宁夏银川本轮新型冠状病毒属于德尔塔变异株,家庭聚集是造成后期病例快速增加、形成峰值的主要原因之一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11-14 16:2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11月14日,银川市召开应对新冠疫情工作新闻发布会。银川市卫健委党组书记、市应对新冠疫情工作指挥部疫情处置组副组长马晓飞介绍,本轮疫情整体态势呈现输入后散发与小范围家庭聚集并存特征,且家庭聚集性明显,涉及病例占比达到50%,是造成后期病例快速增加、形成峰值的主要原因之一。本轮疫情新型冠状病毒属于德尔塔变异株,基因组高度同源,研判为同一病毒来源,表现出病毒载量高、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代际传播时间短的特点。在续发病例中,有部分增加了突变位点,说明病毒在本地区流行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病毒进化。

本轮疫情发生后,宁夏回族自治区应对疫情工作指挥部紧急安排第四人民医院停诊,作为定点救治医院,紧急派驻自治区专家组进驻医院,进行确诊病例诊疗工作,坚持一人一案、中西医结合、精准施治,全力保证确诊病例得到有效救治。

从10月17日22:06检测出区外输入1例核酸阳性病例,到11月6日报告最后一例确诊病例,银川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33例,男性15例,女性18例;按年龄统计,18岁以下5例,18岁以上28例;按区域分布,兴庆区16例,金凤区13例,西夏区4例;临床分型,有3例轻型,其中1例轻型入院后转为重症,经过治疗,目前已转为普通型,其余均为普通型,截至14日12时,银川市33例确诊病例,已治愈出院9人,在院治疗24例,全部病情平稳。

截至11月14日12时,银川市还有密接、次密接4671人在集中隔离,风险人群99887人在管控。

银川市划了3层防控圈,第一层防控圈是集中隔离点,发现病例后迅速流调,一边流调,一边确定密接、次密接人员,立即用负压救护车闭环转运至隔离酒店,把传播风险最大的人群迅速隔离起来。第二层防控圈是封控区,把病例居住场所及活动频繁区域设立为封控区。实行“区域封闭、足不出户、服务上门”。先后设立了15个封控区,其中金凤区森林半岛、兴庆区太阳都市花园、西夏区物华兴洲苑三个小区为中风险区,目前西夏区物华兴洲苑已降级为低风险区。第三层防控圈是管控区,对密接封闭楼栋,次密接封闭单元,全市累计封控管控小区、楼栋、单元、公寓、酒店等10930个。

在核酸检测方面,银川市对于隔离点人员,一天一检;封控区域人员,逐一上门进行核酸采集,至少进行10轮核酸检测;管控区域内人员,至少进行5轮核酸检测;特殊区域从业人员,如医院、冷链等重点风险人员,两天一检。在全市开展了三轮大范围核酸检测,共完成采样检测7175075人次。社会面人员核酸检测均为阴性,阳性结果均在隔离点、封控管控区域检出。

截至11月14日,银川市本轮疫情已进入第29天,33例病例的末次暴露时间全部超过了14天,超过了一个潜伏期,已连续7天没有新增确诊病例,续发病例出现的可能性大幅下降,本轮疫情传播链条基本阻断,但风险仍然存在,疫情防控不能有丝毫放松。本轮疫情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目前银川市还有密接、次密接4671人在集中隔离,还有两个中风险区域,加之本轮病毒载量高、传播力强的特点,现在还不能完全排除续发病例出现的可能。目前西北地区疫情尚未见底,全国部分地区疫情呈胶着态势,由区外输入的风险持续加大,仅仅过去的一周,银川市收到外地协查函就有21件,外省市确诊病例的密接、次密接涉及银川的达到216人,引发银川市本土疫情的风险持续增高。境外输入的风险持续存在。11月5日由境外返银的一位人员在机场例行的核酸检测中呈阳性,后被确定为无症状感染者,今年已有4例境外返银人员确诊或复阳,境外输入风险持续存在,另一方面,进口货物引发的疫情多次发生输入风险。冬春季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冬季低温有利于新冠病毒的生存,且与冬春季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叠加,增加了疫情防控难度。(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胡冬梅 摄影 苏彤 李玲 )

【责任编辑:王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