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2500公里,厦门支教团将一场疫情防控科普讲座送到宁夏山区

“德尔塔新型冠状病毒毒株与以往的相比有何过‘毒’之处?”“什么是新冠肺炎预测模型?”“中小学生应该如何打造‘金钟罩’,让新冠病毒无缝可入”……

跨越2500公里,厦门支教团将一场疫情防控科普讲座送到宁夏山区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1-11-13 17:0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德尔塔新型冠状病毒毒株与以往的相比有何过‘毒’之处?”“什么是新冠肺炎预测模型?”“中小学生应该如何打造‘金钟罩’,让新冠病毒无缝可入”……

11月7日晚,在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支教所在地宁夏隆德县、海原县和彭阳县,9700多名中小学生正在同上一堂课——来自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陈田木副教授通过云端平台,从南国海滨的花园学府跨越2500公里,为宁夏师生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疫情防控科普讲座。

陈田木是厦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家组成员、福建省预防医学会感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新冠疫情期间,曾协助中国疾控中心开展新冠肺炎模型构建、疫苗阻断疫情的预测等建模分析等,为精准防控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讲座中,陈田木围绕什么是新冠病毒、新冠病毒如何传播以及新冠病毒如何防控三个问题,将专业知识与中小学生已学的自然科学等基础知识相结合,通过风趣幽默的语言表达和通俗易懂的讲课方式,向学生们科普了疫情防控知识和自我防护技能。

“陈老师的讲座使我更深入地了解了疫情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在疫情面前我不再那么焦虑和恐惧了。”海原关桥中学七年(5)班的余阳同学在听完讲座后说。

隆德四中九年(9)班的康凯同学在笔记中写道:“生命科学原来如此神奇!我一定要努力考上厦门大学,将来为人类健康和医学事业作贡献”。

“云讲堂”不仅仅让学生们接触到了最前沿的科普知识,也让他们提前了解大学中的各个专业,开启对未来大学生活的向往。

据悉,“南强名师云讲堂”是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创新“互联网+支教”模式的实践探索之一。支教团依托厦大优质师资资源和远程直播技术手段,为支教地学生提供专业化、常态化的科技文化前沿知识云端教学。

厦门大学支教团将持续对接厦大优质师资力量,根据小学、初中、高中的不同学段设计特色课程,进一步丰富“云讲堂”的教学内容,努力打造一批可复制推广的“云端金课”,为宁夏地区学子逐梦成长注入新动力。(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胡冬梅 图片由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提供)

 

 

【责任编辑:王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