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世界汉学大会举行

这是自2007年首届世界汉学大会以来首次以线上形式召开大会,来自三十四个国家的近百名汉学家与中国研究学者“云端”相聚,围绕“理解中国:汉学之新义(Understanding China: The New Relevance of Sinologies)”的主题展开对话。

第七届世界汉学大会举行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1-11-09 10:2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11月8日电(记者 邹硕)11月6日至7日,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共同主办的第七届世界汉学大会举行。大会原计划在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举办,鉴于疫情态势,组委会临时决定将会议全部改至线上进行,并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关村校区和苏州校区分别设立视频会场。这是自2007年首届世界汉学大会以来首次以线上形式召开大会,来自三十四个国家的近百名汉学家与中国研究学者“云端”相聚,围绕“理解中国:汉学之新义(Understanding China: The New Relevance of Sinologies)”的主题展开对话。

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任马箭飞、副主任静炜等出席开幕式,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发表视频致辞,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世界汉学大会理事会主席杜鹏主持开幕式。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管委会副主任、国际学院、中法学院院长黎玖高在苏州校区视频会场参会。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在致辞中指出,“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虽隔万水千山,但我们中外对话、文明互鉴的共同初心未曾改变。上届世界汉学大会以来,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格局不断发生变化,世界始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人文社会科学如何应对时代挑战、彰显自身效用、增进多元交流与理性对话,已经成为中外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汉学和中国研究同样如此。本届大会力图从“汉学之新义”的角度讲述中国故事,推动世界文明对中国的理解,同时借“理解中国”去发现“汉学之新义”。中国人民大学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有着综合独特的学科优势,是国内外学术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中国人民大学希望同世界各国学者加强沟通、密切联系,增进友谊、促进理解,共同为世界汉学的发展贡献智识。刘伟表示,“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让我们用文明的对话助力开放的春风,用交流互鉴使世界更加温暖。

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任马箭飞在致辞中指出,世界汉学大会是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与语合中心以语言文化为载体、推动世界多元文明互学互鉴的宗旨殊途同归。马箭飞指出,青年是未来的希望。本届大会中三十多名青年学者获得发表机会是世界汉学大会历史上的第一次。他坚信,在各位专家学者尤其是青年学者的共同努力下,未来“汉学与中国研究学术共同体”的纽带一定会更加坚韧丰富紧密。马箭飞表示,疫情改变了人类的沟通与交流方式,却不能阻挡我们的热情,反而促使我们跨越时空,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疫情以来,中国与世界各国携手并肩、守望相助,再次证明了充分从不同文化中博采众长、汲取智慧的必要,证明了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和紧迫。世界汉学大会必将为多元文化互学互鉴再次贡献新的力量。

大会设有四组主旨演讲,均采取中外学者就同一主题展开对谈的形式。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杨慧林教授主持的第一组主旨演讲,由南开大学文学院陈洪教授解说《周易》的当代启示。他以莱布尼茨、荣格等西方思想家与《周易》的关联以及中国思想史的自身延展为证,简要描述了对立与统一、变化与平衡等最根本的思维逻辑,并通过“三阳(羊)开泰”“否极泰来”等生动例证,阐发了《周易》中的大智慧。中山大学哲学系研究员汉伊理(俄罗斯)不仅从事相关研究,还从《周易》卦象得到灵感,创作过大量中西合璧的绘画作品;他在回应中特别关注《周易》对甲骨文占卜实践的继承,认为其中启发着认知方法的不断进步,并在随意性中表现了世界与人类相互平衡的理念。在问答环节,同样来自俄罗斯的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索罗宁教授补充介绍了俄罗斯学界的《周易》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温海明教授则就“既济”与“未济”在中外思想对话中的意义参与了讨论。最后,陈洪教授以龚自珍与此相关的诗句作答:未济终焉心缥缈,百事翻从缺陷好;吟道夕阳山外山,古今谁免余情绕。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陈剑澜教授主持的第二组主旨演讲,由北京大学/夏威夷大学安乐哲教授(美国)论说“中西思维方式之间的形而上学语法”。他简要梳理了葛瑞汉(英国)所代表的汉学家以及中国学界的比较研究,从西方自古希腊以来的本体论(ontology)和中国古代的“生生论”(zoetology)入手,就这两种形而上学的内在逻辑和根本差异予以归纳,并由此讨论中西哲学之宇宙论、存在论、方法论的可能区别。复旦大学哲学院孙向晨教授作了回应。他认为哲学研究是汉学研究必要的一环,重视中西哲学的“本原性差异”,才能形成理解中国的根本性框架,帮助我们重新发现自己。孙向晨教授还结合与会学者的提问,进一步解释了“生生论”对海德格尔“向死而生”之说的可能深化,以及当代西方的“生成论”哲学与中国思想的对话空间。

北京大学/夏威夷大学安乐哲教授主持的第三组主旨演讲,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乌云毕力格教授介绍“西域学与中国研究”。他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的“大国学”理念出发,以伯希和、叶瀚、廉亚明、欧立德、陈寅恪、傅斯年等中外学者的研究实践为线索,展示了突厥文、蒙古文、波斯文等多语种文献与汉语文献相互补充的生动案例,认为这不仅是西域研究的前提,对于理解中原的历史、语言和文化同样不可或缺,进而才能还原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为多元融合的文化特色提供解说。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索罗宁教授(俄罗斯)在回应中予以呼应,特别借助西夏文献说明了西域研究对国学和汉学的补充。

上海纽约大学童世骏教授主持的第四组主旨演讲,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杜鹏教授阐述“中国人口老龄化与老龄社会治理”。他通过中外数据的对比,简要分析了人口老龄化的世界性趋势以及中国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从“积极老龄化”等政策的实践中探讨了可能的“治理红利”。杜鹏教授还提到法国最早出现了人口老龄化问题,也是最早推动相关研究的;而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蒙彼利埃大学保罗-瓦莱里大学的魏让方教授(法国),不仅介绍了法国的老龄化状况和应对举措,也提出了老龄化给世界带来的问题和变化。针对与会者的提问,两位演讲嘉宾强调以制度增强社会治理能力的不同路径,也论及中国传统的“家”“孝”观念在老龄社会和时代变迁中的“新义”。

如果说本届大会前两组演讲是从《周易》和“生生哲学”聚焦于传统汉学的当代阐释,那么后两组演讲则是通过多语种的西域学和跨学科的当代中国研究,再度展示了“理解中国”的“汉学之新义”。

本届大会设有“汉学的译介与对话”“汉学的传统与现代转型”“汉学与跨学科研究”“汉学发展与人才培养”“海外汉学与本土学术”五个平行论坛以及两场“拉美论坛”。其间,中国人民大学雷立柏教授(奥地利)、柏林自由大学罗梅君教授(德国)、复旦大学魏明德教授(法国)、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毕嘉宏教授(阿根廷)等四位专家分别作主旨发言。四十三位发言的青年学者或在读博士生大部分来自“新汉学计划”中外人文交流项目,组委会为他们的学术报告安排了资深学者予以点评和指导。国际青年汉学家与中国研究人才的崛起,当成为本届大会的突出亮点。

世界汉学大会理事会理事、上海纽约大学校长童世骏教授主持闭幕式。中国翻译家协会黄友义教授以及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杨慧林教授、董正存副教授,哲学院温海明教授,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张晓京研究员,社会与人口学院林丹讲师分别对五个分论坛作出总结。

汉学与中国研究最突出的特质,在于跨语言、跨文化、跨古今与跨学科,数百年来不断在现实中焕发“新义”。汉学不仅是文化对话的天然媒介,也必然启发人类对自身发展的进一步思考,必然通过不同思想的交流、交锋、交融,推助人与人的相识、相知、相通。十四年来,世界汉学大会始终致力于跨越历史传统与文化身份的隔阂,倡导当今世界由对话而增进理解,因理解而尊重差异,从差异而达致和谐。

【责任编辑:妮思娜】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