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铁扇公主》看国漫缘起 《今日影评》带你聚焦“云上中国动画博物馆”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1-11-08 14:41
2021-11-08 14:4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941年,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电影《铁扇公主》上映。今年恰逢这部开山之作上映八十周年,电影频道《今日影评》栏目特别策划专题节目,带你漫步“云上中国动画电影博物馆”。

10月20日,北京电影学院副院长、北京电影学院中国动画研究院院长孙立军与小影评人董荞受邀做客《今日影评》栏目,透过对《铁扇公主》及我国早期动画电影的品评,与广大观众朋友共同探究中国动画的缘起。

《白雪公主》催生《铁扇公主》

师法传统文化影响亚洲

对于《铁扇公主》,董荞深有感触。她对《今日影评》表示,片中的孙悟空和小朋友们熟悉的形象不同,比较滑稽、走起路来大摇大摆,“就像米老鼠。”荞荞对《铁扇公主》的了解,令孙立军颇感惊讶。对于其中孙悟空与米老鼠的相像,他对《今日影评》指出,1938年轰动世界的《白雪公主》也曾在上海上映,影响了《铁扇公主》的创作者——万氏兄弟,而这部“中国的《白雪公主》”在技术上仍比较欠缺,只能按照《白雪公主》一格一格学习,虽然在动作、造型、表演上都有米老鼠的影子,但一二十万张画稿的工作仍非常伟大。

猪八戒将耳朵拿下来当扇子扇,铁扇公主戏曲舞台范十足的亮相……《铁扇公主》的很多设计细节都颇富趣味。“当时的万氏兄弟很明确,还要做自己文化的东西,所以他们在挖掘创作素材时,就寻找到中国的传统戏曲艺术。”面对《今日影评》的镜头,孙立军继续表示,那技术上并不完美的画面,在当时已是重大突破,它的完成是中国人的骄傲,在资金、技术、人才都缺乏的时代完成亚洲第一部动画长片,除中国之外也对于日本影响巨大。

  水墨动画世界独创

深掘传统百花齐放

万氏兄弟等前辈的辛勤付出,为中国动画事业打下了坚固的基础,进而迎来新中国成立之后动画行业的百花齐放与百家争鸣。对于中国经典动画,荞荞对于寓意深刻的《乌鸦为什么是黑的》侃侃而谈,更表示最喜欢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对此,孙立军向《今日影评》指出,水墨动画堪称中国前辈艺术家发明的国际级专利,突破了此前“单线平涂”的动画制作工艺。结合实际绘画手法,他和荞荞都坦言在宣纸上“墨分五彩、浓淡干湿”的水墨画很难保持每一张的稳定性,可以想见其创作难度。“大家不仅仅要看到水墨动画多美,这个美的背后,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

除水墨动画外,中国动画还出现其他特别种类。孙立军继续对《今日影评》介绍道,随技术发展,创作者们在更多挖掘本民族的传统艺术,如国画、版画、壁画等,更有采用水墨、拉毛、剪纸工艺的动画片《鹬蚌相争》。谈及最为经典的《大闹天宫》,他直言其中表演已经突破了对迪士尼动画的模仿,而孙悟空的经典形象直到今天还为上海美影厂所衍生传承,兼具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无愧经典。《骄傲的将军》《小蝌蚪找妈妈》《山水情》《鹬蚌相争》《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天书奇谭》《金猴降妖》……百花齐放的中国动画,背后更多是感人的创作故事与值得尊敬的幕后功臣。

据悉,电影文化评论类日播栏目《今日影评》每周一至周五晚22:00档于CCTV-6电影频道播出。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