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通通道“毛细血管”为经济发展赋能

畅通通道“毛细血管”为经济发展赋能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11-05 14:3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11月1日,由电力机车牵引的67842次货运列车满载4037吨来自印尼的煤炭货物,从北海市铁山港码头开往玉林站,标志着玉林至铁山港铁路、铁山港进港专用线同步进入电气化运营阶段,成为广西首条实现铁路与港口电气化直通的组合线路,依托全程电气化无缝直通,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高效运输赋能提速。(11月2日 广西日报)

补齐铁路短板,提升运输组织效率。在海权时代,海港已成为陆海交互和世界经贸往来的重要枢纽,完备的港口设施无不辅之以发达便捷的铁路集疏运体系。目前,西部陆海新通道的主体骨架已经基本形成,但是通道内铁路配套工程仍有待进一步完善。为充分发挥铁路在港口集疏运体系中的“毛细血管”引流上线功能,广西铁路部门已经完成了包括玉林至铁山港铁路在内的5条出海大通道电气化运营,多式联运的潜力和优势得到进一步释放和提升。

枢纽经济为西部发展绘就更具活力的画卷。西部地域广袤,自然资源丰富。自2017年规划建设以来,西部陆海新通道连接广大西部地区与沿海港口、沿边口岸,并通达东盟主要国家,带动了沿线贸易特别是中国西部与东盟国家贸易的增长,为我国与东盟等国家提供了新的战略合作平台。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通道沿线14个省市区对东盟进出口为812.2亿美元,同比增长28.7%,拉动我国对东盟进出口增长4.4个百分点。一串串井喷式的数据,充分彰显了西部陆海新通道在发挥枢纽经济作用下爆发出的强劲动能。

交通的可持续发展与全球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十四五”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到 2025 年,基本建成经济、高效、便捷、绿色、安全的西部陆海新通道。在全球都日渐关注环境问题的时候,西部陆海新通道为用户提供了新型的物流选择,多式联运不仅能降本增效,还能推动大宗货物从公路转向铁路,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数据显示,铁路自身能源结构正不断调整优化,目前国家铁路电气化率约75%,国家铁路燃油年耗油量已从最高峰1985年时的583万吨下降到231万吨,降幅达60%,相当于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56万吨。

舳舻千里,铁龙驰骋,货畅其流,人畅其行。期待西部陆海新通道更进一步发挥辐射效应,带动经济增长更加强劲,共同绘就“一带一路”欣欣向荣工笔画。

(吴柯荣)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