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鹰号”硬气膜实验室在安宁投入使用

“猎鹰号”硬气膜实验室在安宁投入使用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10-26 10:0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10月24日,一组五舱合一的“猎鹰号”硬气膜实验室在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正式投入使用,助力当地开展核酸检测。

兰州市于24日启动第二轮核酸检测。24日、25日记者走访安宁区各核酸采样点现场看到,居民有序进入检测区域,录取信息,采样登记,人群按照“一米线”要求依次排队,佩戴好口罩……一切井然有序。

据介绍,“猎鹰号”硬气膜实验室可大大提升兰州市的核酸检测速度,加快阳性病例的筛查。此前,7座移动方舱核酸检测实验室紧急驰援甘肃,为兰州疫情防控提供了“硬核”助力。

“援助兰州实验室在搭建调试之初,安宁区在场地、电力、通信、秩序维护等保障方面给予我们大力支持。本次援助兰州的‘猎鹰号’硬气膜实验室配有1个试剂准备区,2个样本处理区,2个扩增分析区,日最高检测能力可达8万管,每天最多可检测80万人次。”甘肃金域医学总经理“猎鹰号”硬气膜实验室总负责人申东生介绍。

“实验室两百余名检测工作人员分为两班,24小时不间断检测,全力以赴帮助兰州抗击疫情。此前‘猎鹰号’硬气膜实验室还曾驰援广州、南京、扬州、厦门、哈尔滨等城市,帮助当地在短时间内大幅提高核酸检测能力。”他说。

走进实验室,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忙碌着。记者看到,样本送达实验室后,首先由试剂准备区接收,将试剂混匀后分装,送至样本处理区进行加样、提取和点样后,最后转到扩增分析区进行扩增和结果分析。“从一批样本送达到分析出结果,只需不到4个小时。”申东生说。

作为实验室的其中一名舱长,25岁的佟锦媚曾随队驰援广州、南京、张家界、厦门等地开展核酸检测。十多天前,她刚刚从哈尔滨回来,本可以在家休息。听说兰州又吹响“集结号”,她又报了名。像佟锦媚一样,徐莲、鲍蕊等来自全国各地的60多名“金域人”“逆向而行”,用专业专注的检测技能奋战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

中国日报甘肃记者站,兰州市安宁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