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女性与可持续发展论坛·2021顺利召开

教育、女性与可持续发展论坛·2021顺利召开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1-10-24 18:0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10月24日电(记者 邹硕)10月21日,教育、女性与可持续发展论坛2021暨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与女大学生发展专题研讨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论坛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国人民大学主办,教育、女性与可持续发展专家委员会,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交流处、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双一流”心理健康教育跨学科交叉平台承办。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刘利民,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原大使衔代表张秀琴,及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甄贞,汕头大学党委书记姜虹,科大讯飞副总裁任萍萍,中国妇女研究会副会长、妇女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张李玺等四位专家委员会委员出席论坛。世界人文社会科学高校联盟单位代表墨西哥学院院长西尔维娅·乔尔古丽、慕尼黑大学副校长弗兰西斯卡·比亚吉尼和意大利路易斯大学校董事会副主席保拉·塞韦里诺,以及新加坡管理大学学生事务总监郑宝莲,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和红,得到APP副总裁冯启娜等参加论坛并发言。与会嘉宾还有来自政府、高校和企业的代表及中国人民大学的近百位师生。

随后,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刘利民、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世界人文社会科学高校联盟单位代表墨西哥学院院长西尔维娅·乔尔古丽、慕尼黑大学副校长弗兰西斯卡·比亚吉尼、意大利路易斯大学学校董事会副主席保拉·塞韦里诺先后致辞。

刘利民在致辞中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写入党的施政纲领,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中国政府积极推进教育公平,不断调整教育结构,坚持贯彻性别平等原则,努力保障男女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和机会,成绩有目共睹。女性权益保障与性别平等事业的进步表现在三方面:其一,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不断提高;其二,女性就业趋势日益向好、职业性别隔离逐步缩小;其三,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已在教育工作全过程中有所展现。他表示,今后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将进一步聚焦当下女性发展关键问题,整合国内外优势资源,为促进全球女性赋权及男女平等事业献计献策,共创美好未来。

靳诺代表主办方之一中国人民大学在致辞中表示,在“十四五”时期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为中国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确立了坐标方位,是对新发展阶段教育工作做出的新部署,也为女性教育发展提出了基本遵循和目标要求。一直以来,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促进性别平等和妇女事业发展,始终把高等教育赋能女性发展摆在重要位置,始终关心和支持女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高等教育需要将促进男女平等事业的发展同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紧密结合在一起,以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教育创新促进女大学生全面发展,为女大学生成长成才、就业创业搭建平台、创造机会、提供保障。她表示,作为“教育、女性与可持续发展专家委员会”秘书处所在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将持续与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及热心支持女性教育的各机构一道推进男女平等的伟大事业,书写女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精彩篇章,汇聚“她力量”,分享“她智慧”,创造“她业绩”。

2019年,中国人民大学与意大利路易斯大学共同发起成立人文社会科学大学联盟。联盟旨在推动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优势的世界知名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创新、政策与规则制定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此次联盟成员单位代表墨西哥学院院长西尔维娅·乔尔古丽、慕尼黑大学副校长弗兰西斯卡·比亚吉尼、意大利路易斯大学校董事会副主席保拉·塞韦里诺以视频方式致贺词。

专题研讨环节由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党委书记、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张晓京主持。中华女子学院(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院长代表李慧波,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原副检察长甄贞,汕头大学党委书记姜虹,新加坡管理大学学生事务总监郑宝莲,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副主席、集团公司副总裁任萍萍、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和红、得到APP副总裁冯启娜依次发言。

李慧波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女性高等教育的进步与成就”为题发言。她梳理了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妇女高等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特点,用翔实的数据和案例阐述了党领导下的女性高等教育取得的长足进步。同时,对当下女性高等教育的重点问题进行关照,指出,我国妇女高等教育正朝着从法律平等到事实平等、从机会平等到结果平等的目标不断迈进,走出了一条既具中国特色,又能与世界对话的中国式妇女高等教育发展路径。

甄贞以“与女大学生分享的几点人生体会”为题,从自身经历出发,以理想、专业、岗位、人际关系、机遇、婚恋、形象、成功、格局等为关键词,启发女大学生为自己设定人生目标,完善自己,温暖他人,向社会学习,向同伴学习。在不断学习的过程当中,专注做事,超越自己。她指出,女性可以工作与婚恋兼得,智慧与形象兼得。她建议女性要有大格局,当智慧与能力足够时,运用专业知识扶助弱者,热心公益,为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发声。在成功定义多元化的时代,女性的人生可以非常精彩。

姜虹以“后疫情时代女性发展的热点问题、机遇与挑战”为题发言,阐述了后疫情背景之下,女性发展的热点问题所展现出的女性的优势与劣势,并且从国家与社会、企业与组织、家庭和个人、学校四个层面探讨了女性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姜虹以汕头大学女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为例,指出高质量教育体系应达到增强女生自我认知、提升女性领导力和责任担当意识的效果。

郑宝莲以“给机构赋能——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可持续路径”为题,从自身观察与管理经验出发,以新加坡管理大学为例,分别谈及了本科生与研究生心理韧性建设的阻碍因素及其与学生良好表现之间的重要关系。通过引入新加坡管理大学新型框架,她以生动的金字塔比喻和鲜活的真实案例,展示了学校如何增强学生的心理韧性。

和红以“大学生对性骚扰的认知、态度及应对行为——性别视角下的考察”为题,介绍了其研究团队关于大学生性骚扰问题的研究成果。被视作公民“全时保护”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于今年实施。其中关于性骚扰的规定引发社会关注和讨论。性骚扰问题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社会问题,民法典1010条在人格权编里规定性骚扰规则,意义重大。文献梳理发现,国内对校园性骚扰的界定还不统一,对高校性骚扰问题关注有待加强,交叉学科研究和实证研究有待深入。结合调查研究数据分析,她提出,应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完善高校性骚扰治理。具体而言,应创建自由平等、尊重有爱的家庭氛围,在家庭层面开展性与性别平等的教育;学校应明确对性骚扰“零容忍”,完善防范制度体系,提高教职员工和学生对性骚扰的认知,对大学生加强全面的性教育和性别平等教育;社会层面应进一步强化性别平等教育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与普及,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

【责任编辑:妮思娜】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