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昌都:民众吃上“生态饭” 切实享受生态红利

图为参加2021澜湄万里行中外媒体大型采访活动的中外媒体采访昌都市生态文明建设情况。10月21日,参加“同饮一江水共话澜湄情”——2021澜湄万里行中外媒体大型采访活动的中外媒体在西藏自治区昌都市了解生态文明建设情况。

西藏昌都:民众吃上“生态饭” 切实享受生态红利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1-10-22 11:1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西藏昌都:民众吃上“生态饭”切实享受生态红利

图为参加2021澜湄万里行中外媒体大型采访活动的中外媒体采访昌都市生态文明建设情况。 冉文娟 摄

中新网昌都10月22日电 (记者 冉文娟)“我们积极探索生态产业化路径,让民众吃上‘生态饭’,努力实现生态保护和群众增收的双赢。”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李利珍向记者介绍。

10月21日,参加“同饮一江水共话澜湄情”——2021澜湄万里行中外媒体大型采访活动的中外媒体在西藏自治区昌都市了解生态文明建设情况。

昌都市地处三江流域上游,生态资源丰富。多年来,昌都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发展理念,坚持改善生态与惠顾民生并举,让当地群众切实享受到生态红利。

李利珍介绍,近年来昌都市大力发展经济林建设,努力实现“添绿增收”。例如在察雅县,2015年起以“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为目的着手打造万亩经济林,如今总面积一万余亩的杂交构树、树上干杏、苹果树、桃树等经济林已初见成效,漫山遍野的林木“绿了大山、护了生态、富了百姓”。

  昂曲和扎曲在昌都市中心区汇合后始称“澜沧江”。 冉文娟 摄

统计数据显示,2018至2020年,昌都市完成投资24487.3万元(人民币,下同)建设经济林34981.96亩,受益资金2177.88万元,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良好循环互动。

与此同时,昌都市还通过林草各大惠民政策的落实,积极吸纳有劳动能力的群众参与生态保护工作。20余万人被聘用为生态岗位人员,明确岗位职责并发放相应的资金补助。

李利珍表示,大量生态岗位人员的设置既切实壮大了当地生态保护力量,又为民众增加了收入,也进一步激发了大家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青山带来增收希望,绿水流出致富道路。”如今的昌都山更绿、水更清,当地民众的钱包更鼓、笑容也更加灿烂。(完)

(冉文娟)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