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218个自然保护地 重庆市90%以上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获保护

中华秋沙鸭已连续9年在綦河流域越冬,数量已增长到61只。在加强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方面,重庆市持续实施黑叶猴、林麝、中华秋沙鸭等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崖柏、银杉等极小种群拯救保护项目。

设立218个自然保护地 重庆市90%以上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获保护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1-10-13 15:3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设立218个自然保护地重庆市90%以上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获保护

中华秋沙鸭已连续9年在綦河流域越冬,数量已增长到61只。图为中华秋沙鸭。 重庆市林业局 摄

中新网重庆10月13日电 (梁钦卿)《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近日发布,在重庆,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如何呢?重庆市林业局13日透露,截至目前,重庆市共设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218个,总面积约126.9万公顷,占全市幅员面积的15.4%,有效保护全市90%以上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和90%以上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

重庆市位于长江上游、三峡库区腹心区域,地跨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的过渡地带,是生物多样性较为富集地区,也是全球34个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分布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800余种、野生维管植物6000余种。

“目前,重庆市森林覆盖率达52.5%,森林蓄积量2.41亿立方米。”重庆市林业局表示,在强化森林生态系统修复方面,重庆市持续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长江防护林建设以及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等国家重点林草生态修复工程,森林数量明显增加,森林质量逐步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进一步增强。

  重庆市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重庆市林业局 摄

与此同时,重庆市湿地生态系统持续向好、生态功能明显增强、水质明显改善,候鸟种群数量显著回升。重庆市林业局称,彩云湖国家湿地公园湖水水质由污水处理厂处理过的中水提高至4类水,常年有白鹭、鸳鸯等候鸟栖息,汉丰湖国家湿地公园每年越冬的雁鸭类种群数量在8000至2万只之间。

在加强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方面,重庆市持续实施黑叶猴、林麝、中华秋沙鸭等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崖柏、银杉等极小种群拯救保护项目。重庆市林业局介绍,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叶猴种群数量从不足80只逐步恢复到现有的150余只,中华秋沙鸭已连续9年在綦河流域越冬,数量从2013年的35只增长到如今的61只。

此外,重庆市还开展了崖柏、荷叶铁线蕨、银杉、水杉等珍稀濒危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作,已完成4053株野生崖柏的挂牌登记,攻克崖柏扦插繁育技术,插穗生根率达80%,移载成活率95%,建成人工培植基地2个,人工繁育幼苗40余万株;人工培植荷叶铁线蕨幼苗1.3万余株,开展保育回归试验2000余株。

重庆市林业局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重庆市加快建立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持续实施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工程,强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全市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得到有效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实现恢复性增长,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明显。(完)

(梁钦卿)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