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成华区绿道科普课堂受“热捧” 城市中小学生校外实践新选择

2021-10-11 16:4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哇,原来水里面的微生物都这么美丽!这个国庆体验真是太棒啦!”60名来自成都成华区的孩子在观察湿地之水后发出了感叹。这个国庆,他们在云上田园自然导师的带领下,完成了天府绿道北湖生物多样性调研员系列课程的学习。

图一:天府绿道北湖生物多样性调研员系列课程学习

国庆期间,由成华区科协主办、成都云上田园社会企业承办的“亲城市公园绿道.扬成华科普精神”首届成华区绿道科普课堂活动在成华区绿道科普基地--云栖自然教育中心拉开帷幕,此次活动得到了区妇联、团区委、区关工委、区总工会、区红会、北湖管委会等多个部门的支持。据了解,此次公园城市的绿道上开展的校外实践课堂受到了众多中小学生及家长的热捧,报名一天抢完,那这样的课程到底魅力在哪里呢?

图二:在绿道上奔腾的孩子们

自然教育科普城市化

创新城市公园绿道科普新玩法

国庆节一直以来都是家长们带着孩子出游最佳的时段之一,无论前方的高速多堵似乎都难以阻挡大家出游的决心,是否真的只有出城才能放松身心?什么样的旅游才能满足既能愉快玩耍又能学习?其实成都市一直致力于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完成了近5000公里的公园绿道建设,大面积的绿道涵盖了多种类型主题公园,足以满足想要放松自己,接触自然和科普学习的需求。那么如何将生态优美的绿道有效的利用,让更多的家庭和儿童受益?本次由成华区科协主办的首届成华区绿道科普课堂《生物多样性调研员》交出了新的“答卷”。

该课堂以生物学、生态学为基础,以天府绿道北湖生态公园为学习场景,以北湖生物多样性为主线,结合北湖绿道科普与自然教育的授课方式,通过对北湖绿道的调查,让学生深入了解北湖丰富多样的有机体(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物种)同时,知识的传播和感官的体验同步,让持续参加活动的孩子们在城市自然中就能体会到不一样的自然教育。

图三:在自然中的微笑的女孩

图四:望远镜观察北湖鸟岛上的鸟类

自然教育科普体验化

丰富城市公园绿道科普新表达

4天16课时8大章节的系列绿道生物多样性调研课程在北湖云栖自然教育中心拉开帷幕,60多名少年在不一样的环境和氛围中开启了绿道科普课堂的学习,他们从生物多样性理论的学习到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的实践,切身体会到了自然环境丰富多彩的魅力和科普乐趣,感受到了学科知识得以运用的快乐,也意识到了环境爱护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新时代少年由此蜕变成了新时代生态少年。小青蛙(化名)说:“这是她第一次参与这样的活动,很感谢成华科协给的绿道科普学习机会,在北湖她看见了不一样的课堂,在玩耍中就带走了生物多样性的科普知识,这种感觉太棒了!”孩子们的家长也说:“很感谢各个平台能给孩子这样的机会,让他们度过了一个特殊难忘的国庆节。孩子们从课堂走向户外,寓教于乐,走进自然,很有意义的假期,希望以后多开展此类课堂,期待下次课程再相逢!”

图五图六:制作植物标本、用显微镜观察湿地之水

图七:奔跑在绿道上的孩子们

自然教育课程与学科知识体系化

“成华模式”再造成都绿道科普新名片

假期是学生们亲近自然的好时光,可一到节假日与其堵在高速上,不如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公园城市建设带给成都市民的红利,公园城市的建设不仅使得环境更美,生态更好,更是亲近自然、融入自然的好去处。云上田园创始人赵义梅老师说:现在孩子们的学习不能再仅仅停留在课本上,时间不能只用在培训班,应该多多走出来进行更多的自然感知和社会实践,在自然中去探索去发现,从绿道走进科学;从实践走向理论;从科普走向生态环保。孩子们只有亲近自然,和自然产生链接,这样的成长是全面的、接地气的,也许孩子们的最美童年就是一次很自然的亲密接触;也许某一个未来的科学家就是某一次与自然的深度对话,孩子们对生长的地方更多的认识,让他们和这片土地更有感情,才会更热爱自己成长的地方,从自然中学习,从自然中成长。

图八:学生正在讲解生物多样性调研结果

在成都,北湖云栖自然教育中心这样的科普点位作为一种新型的绿道场景正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绿道上的公园作为科普基地更是孩子们在城市中认识科学、了解科学的重要渠道。此次科普课堂行动中,以6岁小孩为主的家庭单位,都非常看重对孩子的素质教育。而如何让孩子认识到科学的重要性,在自然中激发孩子的兴趣和认知,是值得探索的方向。

图九:不一样的户外课堂

成都作为美丽宜居公园城市,有着非常丰富的绿道资源,成华区作为公园城市示范区核心地带和承载片区,人均绿地面积稳居五城区第一,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要建成公园城市建设示范城区,需要考虑可持续发展特质、坚持新发展理念、考虑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创新创造创优,如何把绿道与教育相结合,让市民真正参与进公园的建设与维护,孩子和家长们可以在公园进行学习和成长,能够认识到什么是湿地?什么是海绵城市?什么是成华新公园?绿道有什么作用?让市民们真正了解公园城市的内涵与文化,这是成华科协做的一个绿道科普的全新尝试。

图十:合影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