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提升城市“颜值” ——玉门市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精细化管理提升城市“颜值” ——玉门市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1-10-11 14:5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从云端看到的玉门市新市区 蔡玉江 摄)

“红黑榜”发力 创城“动真格”

甘肃省酒泉市玉门市为创建文明城市,对城区4个集贸市场进行了暗访测评,发布了今年第2期文明城市创建“红黑榜”:老城集贸市场周围流动摊贩摆摊设点现象较为严重,影响车辆、行人正常通行;市场内外商铺出店经营,市场管理单位没有在商铺门前进行统一划线;大量杂物清运不及时、堆放无序;市场内外机动车、非机动车辆乱停乱放,没有统一规划停车位;市场内环境卫生较差,地面垃圾较多,垃圾桶未进行分类设置;已宰杀的禽类随地摆放,血水污渍清理不及时……

随后,红黑榜公布了各责任单位。如此“打脸”的通告,是动了真格,各责任单位很快投入整改。

玉门市通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仅提升了城市“颜值”,更为玉门带来了文明新风。

“汽车站人群密集,我们利用LED显示屏和电视、展板,提高旅客创城知晓率;大力整治环境卫生,为旅客营造安全舒适的环境;配套完善设施设备,加强站务管理,确保秩序井然。”玉门市汽车站负责人说。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玉门市各部门各单位积极行动,广泛动员群众、机关干部、社区党员参与其中,做到人人知晓、人人行动、人人实践。创建的260项指标,合格指标接近70%,剩余指标正加紧整改,预计8月底按照中央测评标准全部整改完成。

智慧建设 打造全新城市形态

玉门市“智慧城市”建设按照“一基础、一中心、多应用”的总体框架,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手段,建设覆盖新老2个市区、3个工业园区、12个乡镇的集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城市建设管理、产业运作等一体的智能响应管理体系,构建面向未来的全新城市形态。

玉门市搭建“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努力推动智慧政务建设。目前,“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已完成行政审批、电子监察、智能大厅、电子证照等多个子系统开发工作,创新拓展了中介超市、工程建设项目联合审批等功能模块。平台对外通过玉门市政府服务网、“玉如意”微信公众号和“爱玉门”APP,为群众和企业提供网络查询、在线预约、在线申报等快捷服务,开通线下取号办事短信提示、服务评价、线上APP客户端办件查询等功能,带给群众方便快捷的办事体验;对内实现高效审批、绩效考核、分析研判等业务办理,形成覆盖全市的整体联动、部门协同一体化“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对标国家政务服务“好差评”体系,完成了玉门市“好差评”系统建设工作,完成了与甘肃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对接。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通过不断的改革和创新,玉门市力争营商环境领跑全省、并跑全国。

“‘爱玉门’APP运行以来,累计投入资金200多万元,开设新闻资讯、餐饮娱乐、就业招聘等30多个版块,具有信息、政务、生活应用服务等200多项功能。至目前,注册用户4.6万人,下载量5万人次,占玉门市人口的三分之一。”玉门市融媒体中心负责人说。

在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推动智慧服务建设上,玉门市首次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在新市区建设了4个核心基站、332个无线热点,实现公共区域免费互联网接入服务;在推进智能快递柜等智能服务设施上,玉门市利用5G网络试点和市区内无线网络覆盖、“爱玉门”APP与智慧城市建设对接业务等优势,投资50万元投放10组智能快递柜作为试点。经过两年多运行,智能快递柜服务模式框架逐渐完善,得到了群众的认可。

补短板强弱项 全力推进创城行动

在玉门市取得新一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资格后,即刻对创城工作进行了全面调研,分析优势、总结不足、形成对策,坚持以书记、市长“双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机制,层层传导创建压力,构建“市委统一领导、市创城办组织协调、成员单位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创建格局。成立创城工作督查组,由市委常委任组长,建立即时曝光反馈、10天调度解决问题、月总结巩固成效的督查机制,全面展开创城督查巡检工作。

玉门市突出短板弱项,抓实创城“三大行动”:抓实市容市貌整治行动,加大对新、老市区规划区“城中村”、计划改造区等重点部位抢修乱建、无序拆迁的巡查频率和查处力度,坚持严管严查;抓实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坚持落实“周五月末”卫生大扫除机制,重点区域通过“门前三包”“包路到人”等方式,对区域内各类环境卫生问题实行“一揽子”服务管理,改善生活环境质量;抓实美丽乡村建设行动,投入1000余万元,建成投用公共厕所34座,新建改造农村户厕4000座,新改造农村公路60公里,规划建设四大特色小镇、3个田园综合体、3个新型业态村等,美丽乡村建设提档升级。

(说文明话 行文明路 办文明事 做文明人签字仪式 杨棋焜 摄)

此外,玉门市还积极整合资源创新推进“三项融合”:与传承和弘扬“铁人”精神相融合,依托老市区资源优势和人文自然资源建成铁人干部学院、铁人纪念馆等教育基地,深入学习弘扬“铁人”精神,用创城的实际行动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学“铁人”、做“铁人”;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融合,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文明城市大家创”系列活动,通过“文明实践云”系统及时发布项目信息,用丰富的文明实践活动,支撑起文明城市创建的强大群众基础;与融媒体中心建设融合,在融媒体中心设置“曝光台”,动员鼓励干部职工和群众通过“随手拍”等方式,开展不文明行为专拍活动,让群众养成良好文明习惯。

(中国日报甘肃记者站)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