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走进生活 遗产传承文明——世界遗产的大众传播专项研讨会在京举行

在中华民族日益复兴、文化自信愈加勃发的当下,内容精彩、形式多样、创新十足的各类文化遗产传播方式日益得到公众尤其是年轻人们发自内心的喜爱和亲近。

遗产走进生活 遗产传承文明——世界遗产的大众传播专项研讨会在京举行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10-11 11:5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10月11日电(记者 王恺昊) 从《万里走单骑-遗产里的中国》助力世界遗产“活起来”,到《唐宫夜宴》《洛神水赋》等创新表达让“中国节日”火遍全网、走向世界;从一座充满烟火气的城市泉州作为“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到河南博物院的考古盲盒受网友热捧,再到逛博物馆成为中国社会“新风尚”……在中华民族日益复兴、文化自信愈加勃发的当下,内容精彩、形式多样、创新十足的各类文化遗产传播方式日益得到公众尤其是年轻人们发自内心的喜爱和亲近。

为更好地研究探讨中国遗产传播与弘扬的重要课题,年10月10日,中国文物学会、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浙江广电集团、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在京联合主办“世界遗产的大众传播专项研讨会”。此次研讨会主题为“遗产走进生活遗产传承文明”。会上,来自高校科研院所的知名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畅谈世界遗产大众传播的思考和建议。
中国目前拥有56项世界遗产,是拥有世界遗产类别最齐全的国家之一。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点状分布的文化遗产、文化景观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共同织就了一张熠熠生辉的世界遗产网络。

与此同时,近年来,以《国家宝藏》《传承者》《遇见天坛》《最美中轴线》《万里走单骑》为代表的一系列深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文化节目,绽放出绚丽多彩的文化魅力,为观众带来了精神上的享受和愉悦的同时,也提升了观众的文化素养,提升了文化自信。
故宫博物院作为我国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地,也是文化遗产大众传播的“先行者”。通过不断地跨界融合、开放创新,让古老的故宫文化与日新月异的现代科技和传播方式“碰撞”出越来越多的、公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成果。先后推出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在年轻观众中收获极高好评,甚至显著提升了年轻人应聘文物修复工作岗位的热情;与中央电视台合作推出三季《国家宝藏》,与北京卫视推出《上新了•故宫》等“文化+综艺”节目,创新连接了电视综艺、博物馆和公众,为博物馆开创了藏品阐释与展示的新方法,吸引了新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增强了博物馆与广大民众彼此之间的联系,激发了社会公众参观博物馆、爱上博物馆的热情与动力。

浙江卫视《万里走单骑-遗产里的中国》节目组提出“让世界遗产‘破圈出道’”的口号,故宫博物院第六任院长单霁翔率领嘉宾在12个遗产地的深度体验,与历史考古学者、遗产守护人以及当地民众和游客的趣味性互动解读,将不可移动文物中承载的厚重历史进行生动鲜活地呈现,带领公众进行了一次次世界遗产“文化之旅”,讲述了一个个“寻找与守望”的精彩故事。通过在世界遗产中寻找、行走、交流、体验、守望,让初登综艺的世界遗产深入人心,吸引更多社会公众来到遗产地,感悟古老文明所传递的文化力量。

今年,河南广播电视台创新传播手段,精心推出的“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如《唐宫夜宴》《洛神水赋》等受到社会极大关注。这些节目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达到了传承文化精髓、实现美美与共、融入日常生活等多元立体的传播效果,盘活了河南的文化资源,激发了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生命力。

会上,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高蒙河表示,在文旅融合的新时代,通过融媒体的新方法,让人们跟着遗产去旅行,跟着文化去打卡,并藉此引领新一波世界遗产的社会关注度,带动遗产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众福祉提高,向世人展现和推广遗产里的中国的美誉度。

单霁翔院长表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世界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离不开人民,更需要不断创新的传播方式,让文化自信深入每一位同胞的心灵。他认为,文化遗产的大众化传播应当以自信为根本,爱国为灵魂,国风为底色,时尚为韵味,不断推出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文化创意产品和全新传播方式。

此次研讨会上,《万里走单骑-遗产里的中国》节目组还透露,该节目的第二季将再次集结世遗守护者联盟,走访包括周口店、大足石刻在内的12处遗产地。新一季节目将继续聚焦当下年轻人,用田野调查和大数据丈量世遗。

(王恺昊)

【责任编辑:王旭泉】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