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云南陆军讲武堂 不忘“再造共和”护国运动

(熊佳欣)10日,在辛亥革命110周年之际,记者走进云南陆军讲武堂历史博物馆,看到不少游客前来参观,并纷纷在“护国运动”展览区域停留,回溯“再造共和”的峥嵘往事。

走进云南陆军讲武堂 不忘“再造共和”护国运动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1-10-11 10:0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走进云南陆军讲武堂不忘“再造共和”护国运动

图为云南陆军讲武堂历史博物馆入口处。 熊佳欣摄

中新网昆明10月11日电 (熊佳欣)10日,在辛亥革命110周年之际,记者走进云南陆军讲武堂历史博物馆,看到不少游客前来参观,并纷纷在“护国运动”展览区域停留,回溯“再造共和”的峥嵘往事。

护国运动发生在1915年至1916年,又称护国战争、护国之役,是辛亥革命后发动的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维护辛亥革命民主成果的运动。1915年12月,以蔡锷、唐继尧为首的南方将领在云南起义宣布独立,并出兵讨袁,动员全国人民反对帝制、拥护共和,随后南方各省纷纷宣布独立。

图为市民正在参观“护国运动”展览区域。 熊佳欣 摄

护国运动最终推翻了袁世凯及其复辟的帝制。历史学界认为,护国运动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再造了共和,挽救了国家,巩固了辛亥革命成果。

云南陆军讲武堂师生在包括护国运动在内的近代民主革命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蔡锷、唐继尧等曾任教官,在学员中走出了朱德、叶剑英、卢汉等一大批杰出将领。朱德在其《辛亥回忆》一书中把云南陆军讲武堂称为“革命熔炉”。

云南陆军讲武堂历史博物馆在原址基础上开辟主题展览区域2600余平方米,展出主题展品近2000件(套),全方位阐述了云南陆军讲武堂与中国近现代史上若干重大历史事件的联系,并首次系统地介绍了师生中300余名将帅的生平事迹。

  图为市民正在参观展厅中的“护国运动将帅墙” 。  熊佳欣 摄

据工作人员钱奕玮介绍,为配合疫情防控工作,按照“限量、预约、错峰”原则,云南陆军讲武堂历史博物馆严控观众接待上限,每日接待观众不超过1200人,每小时不超过150人,游客可通过“云南陆军讲武堂历史博物馆”进行参观预约。

当天,参观云南陆军讲武堂历史博物馆的游客络绎不绝,市民王雨娜也带着儿子张乐轩前来参观。当参观至护国运动展览区域时,年仅5岁的张乐轩对“棉花坡之战”的复原场景十分感兴趣,王雨娜表示,“来到这里让孩子能以更生动的方式了解革命历史,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很有意义。”(完)

(熊佳欣)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