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西方知识界像穆迪这样的人多起来

希望西方知识界像穆迪这样的人多起来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1-10-10 11:5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对努力推动中国和世界间对话的人来说,穆迪的离去,是一个巨大的损失,”英国伦敦国王学院中国研究院院长克里·布朗得知穆迪逝世感叹道。“穆迪善于用英语把中国理念、中国道路清晰、准确地表达出来,帮助外国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

“中国政府友谊奖”关于穆迪的另一句评语是:“‘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推动者”。据不完全统计,穆迪采访过150余位中国问题的世界顶尖学者,同其中很多人结下深厚的友谊。“整个世界范围内,在中国问题上有发言权、话语权的专家学者,穆迪无一不晓。”穆迪30多年的挚友、中国日报资深外籍编辑拉维·善卡,称穆迪是“中国问题专家”的专家。

2016年,时任塞拉利昂总统科罗马接受穆迪采访。(摄影:王壮飞)

穆迪的百万字作品很多作为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报》的特稿,随美国《华盛顿邮报》、英国《每日电讯报》、法国《费加罗报》等世界主流媒体刊发。他的很多文章被全球媒体广泛转载。去年2月,他就新冠肺炎疫情独家采访诺贝尔奖得主、美国斯坦福大学结构生物学教授迈尔克·莱维特,莱维特的研究当时即表明,中国正在“赢得抗击疫情之战”。这篇报道被国际主流媒体转引172频次。英国《每日邮报》据此报道,“莱维特博士对中国日报说,他认为病毒扩散在中国已经‘达峰’”。

在另一位英国学者,剑桥大学前高级研究员马丁·雅克的眼中,穆迪是一个对中国有着“深刻理解”的“中国故事”讲述者。二人的相识差不多始于穆迪来华工作之初,雅克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研究的深入,从开始“不是非常了解”到后来“理解越来越深”,穆迪对中国的认识逐渐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

穆迪的很多作品还被世界著名学者在其著作和论文中转引,其中包括德国波恩大学国际关系教授梅飞虎(Maximilian Mayer)在《重新思考丝绸之路: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和新兴的欧亚关系》一书中的引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国际政治经济教授德博拉·布劳蒂加姆在《非洲将养活中国吗?》一书中,直接采用了穆迪在非洲的现场采访。

英国牛津大学全球史教授彼得·弗兰科潘在他的畅销书《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再版时使用了穆迪对他专访时的评价作为推荐语。牛津大学历史学教授、当代中国研究学者拉纳·米特的著作《中国与日本之战:1937-45——为了生存的斗争》也采用了穆迪的评析。

善卡说,“他对中国的经济和政治政策完全没有偏见,并非常坚定地捍卫这些政策。”穆迪的另一位挚友、英国出版人尼克·贾斯潘认为,穆迪起初也有过一些疑惑,中国的减贫成就是让穆迪对中国看法发生根本转变的“决定性因素”。

穆迪去世后,同事和朋友们在他北京的家里整理出177本关于中国的书。与穆迪共事多年的现任中国日报美国分社副总编辑苏强说,为了读懂中国,穆迪阅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很多著述,总是第一时间学习最新讲话,特别是深入研读了《摆脱贫困》一书。

“穆迪对中国的认识过程告诉我们,一个有良知和理性的西方人士,只要能够亲身感知现实的中国,就能客观地了解真实的中国,放弃可能的傲慢与偏见,形成对中国的正确认知”,王辉耀作了这样的解读。他“希望西方政界和知识界,像穆迪这样的人会多起来”。雅克则意味深长地将穆迪“发现中国”的认识过程解释为“反映整个时代变革的一种迹象”。

【责任编辑:吕佳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