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10月9日电(记者 赵磊)10月8日,中国航天事业迎来创建65周年。60余年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九研究院与祖国同行,用奋斗追梦,在航天事业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华美篇章,走出了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走出一条永远跟党走之路
航天事业是党的事业。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创了航天事业、引领发展了航天事业,并为推动新时期航天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60余年来,九院及辖属单位自觉融入党的伟大奋斗历程,为党的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国共产党简史》《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记》中,几乎所有我国航天领域发生的重大事件、取得的重要成就,都与九院的参与密切相关。771所原工程师罗健夫入选国家“双百人物”“最美奋斗者”,先进事迹入选《中国共产党简史》第七章“伟大历史转折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部分,“英雄楷模的感人事迹,为全国人民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九院先后有近20人次当选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和全国“两会”代表。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光荣传统、独特优势、力量所在。
九院自觉用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引领发展,坚持“融入经营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总体思路,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领导作用,确保九院经营发展的战略方向、战术路径不偏航。
九院推进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党建融入中心的能力水平不断提升,院党委多次获中央和上级表彰奖励。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打造了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立了一支涵盖院士、各类国家级专家在内的核心人才队伍。目前,该院拥有在职员工2.2万余人。近5年,先后有40余个集体和个人获“全国劳模”“大国工匠”“全国工人先锋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等国家级荣誉。
走出一条爱国奋斗之路
60余年来,九院及辖属单位广大干部职工大力弘扬航天“三大精神”和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自觉将单位的发展、个人的理想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用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走出了一条爱国奋斗之路。
“我始终有个信念,我是个中国人”“我们从小的时候,就有一个中心口号,学好科学救中国”,“七一勋章”获得者、13所原所长陆元九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毅然辞掉美国的工作,回到故土报效祖国。
国际半导体器件学科先行者、我国集成电路泰斗、771所原副所长黄敞,从西南联大走入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后又坚定回国,隐身“三线”埋头苦干,将一生都投入到我国航天微电子和集成电路事业中。
在航天电子事业发展历程中,先后有6名两院院士、1名外籍院士、3名全国劳模在九院工作,以他们为代表的一代代九院干部职工立足岗位,用实际行动唱响爱国奋斗的主旋律。
自航天事业创建以来,九院及辖属单位坚持以国为重,切实履行强军首责,为我国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火星探测、北斗导航及国家重点武器装备等提供了大量高质量、高可靠的电子信息系统设备和元器件产品,覆盖航天所有重点型号,并广泛应用于航空、船舶、兵器等其他军工领域重点型号。
目前,九院承担了近300个型号的研制配套任务,用户达2500余家,2003年以来累计交付数以千万计的各类单机和电子元器件产品,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走出一条科技自立自强之路
中国航天事业是国家战略性高科技产业,是在西方敌对势力严密封锁、我国经济技术条件落后的条件下起步的,航天电子尤其是被“封锁”“断供”的关键领域。
面对困难和挑战,九院干部职工始终以发展航天电子技术、支撑航天科技发展为己任,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勇攀航天电子科技高峰。
作为我国航天微电子和计算机领域的先驱,九院在中国微计算机、集成电路发展史上创造了“39个第一”,先后走出2位中科院院士,其中沈天慧为中国航天领域第一位女院士(学部委员);赵元富带领的团队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实现了宇航芯片从“被禁运”到“走出去”的重大转变。
作为我国航天惯性技术奠基者,九院打造了我国最重要的惯性技术产品研制生产基地,在国防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先后走出3位两院院士。
作为我国航天测控与卫星导航技术的开拓者和国家队,九院是国内最大的型号卫星导航设备供应商和星载气象主动遥感载荷的主要承研单位,一大批技术处于世界一流水平。
此外,九院机电组件专业核心竞争力持续加强,实现了从单一功能继电器、连接器向多功能、智能化机电组件的转变,传感器专业实现了从元器件到整机并向系统集成的跨越;前沿技术探索取得突破,在量子通信等多个方向取得显著进展。
同时,九院充分发挥技术优势,积极推动无人系统装备、物联网及高端智能装备发展,其中多型无人装备列装部队并在国庆阅兵中接受检阅。
仅“十三五”期间,九院累计争取项目600余项,支持了1000余个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产生了一大批代表国际领先、国内先进水平的技术成果,累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以上成果奖励47项,专利申请总量3500件,授权1500件,有力提升了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了国产化步伐。
走出一条产业兴院之路
多年来,九院积极发挥专业优势,打造了北京、武汉、西安等八大产业基地,航天电子、无人系统装备、物联网及高端制造装备三大产业稳步发展,巩固了航天电子专业技术在传统军工领域的市场地位,打造了无人机、物联网、工业机器人等领域一批细分龙头企业,并加速成长为产业链链长,形成牵引发展的重大支柱性产业。截至2020年年底,九院营业收入达234亿元,利润总额达14亿元,总资产达624亿元;自2003年以来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5.8%,利润总额年均增长18.4%,总资产年均增长13.5%。
九院坚定履行强军首责,做强航天电子主业,全面提升了专业技术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确保了型号任务圆满完成,实现了一批新产品推广应用,开拓了其他军工集团和中科院市场。
九院组建了无人系统总体部,统筹无人装备产业发展,确立了集团公司无人系统技术及产品创新发展引领者的地位,“飞鸿”系列无人机批量列装,“飞腾”系列精确制导产品已形成产品谱系,“飞鸿”“飞腾”品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民用无人机通过与顺丰集团合作,处于无人运输机领域国内领先地位。
九院以物联网公司为基础实施产业重组,搭建集成发展平台,相继承接广东佛山和清远社会综合治理云平台项目,参与共建浙江综合交通治理指挥云平台,推动航天电子技术装备在“新基建”领域落地应用;成功进入军用信息化提升市场,取得一批智慧化建设订单,实现在该领域的突破;实施和交付了一大批工业自动化装配线、智能仓储物流系统等项目,工业机器人核心部件技术自主化率达100%。
走出一条深化改革之路
60余年来,九院辖属单位根据国家机构改革和产业调整部署要求,先后经历多次隶属关系的转变。
2003年,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建设“哑铃型”国防工业体制的指示精神以及国防科工委“总体强化、专业重组、产研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工业调整重组思路,集团公司党组对航天电子专业实施改革重组。
改革重组以来,构建了以航天九院为专业化管理平台、以航天时代为产业化发展平台、以航天电子为市场化运营平台的“三位一体”管控模式,缩短了管理链条,提高了管理效率。
在完善公司治理中,九院加强党的领导,明确了党委在决策、执行、监督等各环节的权责体系,制定了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作用发挥的工作方式。
九院适应市场化发展需求,大力推进资产证券化工作,全面完成企业资产改制上市,整体资产证券化率达50%;华峰公司成为集团公司第一家科创板上市公司,实现了国有资产巨幅增值。
九院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以无人系统装备、物联网产业为重点,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在治理机制上实现了制度化、规范化;以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为切入点,各级次36家公司制企业共184人签订“一协议、两书”,事业单位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加速推进,在用人机制上实现了差异化、市场化;在物联网、航天飞腾等7家单位开展骨干员工持股、岗位分红等中长期激励,在激励机制上实现了精准化、多样化。
牢记初心担使命,砥砺奋进再出发。随着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航天强国建设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面临新的挑战。
九院将全面贯彻落实集团公司第八次工作会议部署要求,进一步坚定“三高”发展目标,坚持“三个惟有”发展理念,落实“一二三四五”发展战略,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加速专业和军民两个融合,发展航天电子、无人系统装备、物联网及高端智能装备等三大产业,做到党的领导、强军首责、转型升级、深化改革等四个坚持,实施技术领先、市场化转型、人才强企、数字化、资源统筹等五大战略,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航天电子公司,为推动航天强国建设、支撑世界一流军队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