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是我的故乡,但北京早已成为我的第二个“家” “少年会客厅”嘉宾 丹凤Katherin

法国是我的故乡,但北京早已成为我的第二个“家” “少年会客厅”嘉宾 丹凤Katherin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1-10-02 22:1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我最早关于中国的记忆,可以追溯到五岁那年。那是一个九月初的清晨,我走在北京三里屯大街上。我就读的幼儿园离现在的酒吧街只有几个街区的距离。不过,那时的三里屯远不像今日这般,充满着活力与时尚气息。

当时,三里屯只是一个简单的住宅区,就像如今北四环路的住宅区一样,但因为三里屯附近有很多大使馆,所以带着点儿西方风情。

那时的我还不知道,北京最终成为了被我唤作“家”的地方。几年后,也就是2019年,我又回到了北京。在那之前由于我父亲换了工作,我离开了北京五年。2009年的北京和我记忆中2002年的北京完全不同,它变成了一个活力满满、青春洋溢的城市,人们在这里追逐希望,实现梦想。

于我而言,北京是我从小长大的地方,我最宝贵的记忆都来自于这里。它使我成长为今日之我,并教给我这座城市所展示的价值观——公平、奉献和谦逊。

我在2019年回到北京的时候,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庆典期间。直到现在,我还记得那年的10月1日国庆节。我并没有去天安门广场,但是,即使当时北京的大街小巷一片安静,我在观看庆典直播时,还是能感受到全国人民在电视机前的激动心情。虽然电视直播的庆典内容让当时的我感到十分震惊,但我是在几年之后,才真切地意识到,人们为了准备庆典付出了多少努力。

前几天我上网查了一下,被搜索结果里的数字震惊了:那天,长安街摆放了4000万盆鲜花,使用了200万面国旗,有80万名志愿者在场。我站在外面思索着北京的秋天时意识到,过去只是一个地名的北京,如今注定要被我唤作“家”了。

事实也的确如此。13年后我还在这里,完成学业并计划着未来的职业。我一半的人生都在一个与我的国籍不同的国家度过,我也几乎变得和当地人没什么不同。我的思维方式、说话方式、行为方式都越来越中国化了。

某天,我和在巴黎长大的法国同学聊天,他告诉我:“虽然你是法国人,说着一口流利的法语,并且在法国的文化下长大,但你依旧很像中国人。”我问他为什么,他答道:“你从不抱怨。法国人性格中的一个细节,就是他们一直在抱怨所有事情,但我从来没有见你抱怨过什么。”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件好事,但这证明了环境的确会改变一个人。

在多重文化的背景下成长,我非常感激不同的文化所赋予我的价值观和教给我的东西。我觉得自己还是非常法式的,但同时又挺像中国人的。我可以吃螺蛳粉儿配上面包奶酪,还可以和朋友们说中式英语。最后我想说,当我还是个小孩子时,中国张开双臂拥抱了我,她见证着我一路成长为如今的自己。现在,是我给予回报的时候了。我只想说:中国,谢谢你。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