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望的田野上,是我们的家庭农场

将零散的小块稻田改成规范化的大平田,改进灌排系统,提高土地利用率,节约用水25%,节约用工成本80元/亩。

在希望的田野上,是我们的家庭农场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10-01 16:1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将零散的小块稻田改成规范化的大平田,改进灌排系统,提高土地利用率,节约用水25%,节约用工成本80元/亩。

构建稻-渔共生循环系统,引进 以沟渠杂草、田间虫害为食的鱼、河蟹、鸭子等水产生物,有效抑制病虫草害的发生,降低农药使用量,以生物粪便作为补充肥料,降低农肥使用成本,提高水稻产品质量...

这样的改变来自宁夏平罗县通伏乡万亩绿色富硒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通城基地。2013年开始,宁夏绿康林家庭农场陆续流转土地1560亩,优选“宁粳43”、稻花香、中科804等水稻新品种,开展优质水稻规模化、机械化种植,将优质水稻种植、加工、销售及农业观光旅游于一体,已经成为石嘴山市五优粮食基地、富硒粮食基地以及好粮油基地。

通伏乡成立了“稻渔综合种养联合会”,通过为农户提供优质种子、化肥等农资物品以及稻渔种养技术指导,带动通伏乡种粮大户实施稻渔综合种养一万亩。稻渔种养模式生产的“有机稻、生态渔”品质高,市场需求大。2019年基地示范稻鸭种养650亩,水稻平均亩产630 公斤,增产 80 公斤,稻渔鸭亩产值 2600 元,每亩综合增收300元,经济效益显著。

2019年他们依托北京中农协富硒委技术力量,选用中科院选育的优质水稻新品种“中科804”,建立1500亩富硒水稻实验基地,采用精量穴播、叶面喷施、测土配方等现代农业种植技术,开展富硒水稻示范种植。当年生产的富硒水稻经权威检测机构检测,硒含量为0.39mg/kg,加工后大米的硒含量为0.3mg/kg,是普通大米硒含量的7.3倍。

如今,通伏乡正在打造农业观光休闲旅游区,流转土地1万㎡,计划投资 200万元,建设钓鱼池、观光塔、观光桥、烧烤棚、健身娱乐、农家小院等设施,打造农业观光旅游区,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道路。带动周边 60 户农民增收,促进120人就业。(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胡冬梅 )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