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二届“太秋”甜柿优质产品鉴评大会在富阳隆重举办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1-09-30 16:32
2021-09-30 16:3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庆丰收、感党恩、奔共富”

2021中国农民丰收节富阳主会场活动暨

全国第二届“太秋”甜柿优质产品鉴评大会在富阳隆重举办

乔安 报道

丰收节里庆丰收,九洲大地看“丰”景。为践行“两山”理念,弘扬农耕文化,让甜柿等优质农产品更好地助力人民群众健康美好生活,营造全社会共同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浓厚氛围;9月29日上午10点,2021中国农民丰收节富阳主会场活动暨全国第二届“太秋”甜柿优质产品鉴评大会在富阳隆重举办。

春华秋实碧连天,柿果飘香又一年;正是漫山甜柿金黄的丰收季节,来自全国各地200余名甜柿种植大户和有关专家齐聚在富阳永安山,喜迎属于中国农民自己的第四个丰收节庆和第二届“太秋”甜柿优质产品鉴评大会,这次活动既是浙江省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的重要分会场活动,也是富阳喜迎中国农民丰收节,走向共同富裕的一项重要活动。

此次活动以“庆丰收、感党恩、奔共富”为主题,通过全国范围“太秋”甜柿优质产品鉴评、展示和技术交流,及浙江当地农林特产的集中展示,目的就是向全社会宣传普及健康农林特产为山区跨越式发展注入的崭新活力以及释放出来的显著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柿子在我国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有“木本粮食”和“铁杆庄稼”之称;全国柿栽培面积有300万亩,产量330万吨。甜柿是高价值的木本粮油经济林,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国内引种栽植后,因其在树上即自然脱涩,从树上采摘下来可即食,且肉质松脆、风味好、耐储存,深受民众和种植户欢迎。

“太秋”甜柿,是目前品质和口感最好的优质甜柿新品种。该品种具备早熟、果形好、品质优、树势和结实力强,以及性状稳定、易丰产等特点。其果扁圆形,果大,肉质特别松脆、汁多、味浓甜,成熟期9月上中旬,成熟期比普通甜柿早20天左右;种植后3年结果,5年生亩产250-300 kg;9-10年生亩产量1000-1200 kg,盛果期亩平收入2-3万元,丰产基地亩均收益可达5万元以上。从比较效益上来看,远高于其他经济林收益,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非常适宜在山区海拨200-700米的山地推广种植。大力推广甜柿生态高效栽培新技术,延伸甜柿产业链,保障绿色林产品质量安全,将地方土特产和小品种做成带动农民增收的大产业,对于加快木本粮油富民产业发展、促进山区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

富阳是中国林科院亚林所开展“太秋”等甜柿新品种选育、繁育和示范林营建的主试验区,也是最早引种栽培甜柿地区之一,是全国主要产区和面积较大区县。在驻富科研单位中国林科院和当地林业主管部门的多年合作推广下,形成了一整套完成的成熟种苗繁育技术和示范林营建技术。近年来,富阳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甜柿等绿色富民产业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强有针对性的农林特产扶持政策,有力拓展了“两山”转化通道。

本次活动由国家林草柿工程中心、中国园艺学会柿分会、中国林科院亚林所、杭州市林水局和富阳区人民政府主办,富阳区农业农村局和常安镇人民政府联合承办,活动有12省40余个地区的“太秋”甜柿产品送选,并最终评选出10个金奖产品和5个国家级柿示范基地。

目前甜柿产业已经成为富阳山区极具发展前景的特色战略产业,乡村旅游也被划入规划的版块,在振兴乡村经济、丰富乡村休闲旅游中大有作为。本次活动正式发布“壶源溪源乡画境精品旅游路线”,富阳民宿一张图跃然眼前。近年来,富阳高度重视壶源溪流域联动发展,以历史文化为出发点,立足美丽乡村风景线,加快构建美丽经济产业平台,打造全域景区。一条可漂流可嬉水可运动可休闲,有历史有文化更有网红气质的壶源溪正逐渐以“她”的方式,吸引着更多人的瞩目。

不仅是旅游线路的的发展,富阳民宿的图纸也越来越清晰。2021“富春山居 味道山乡” 大比武活动围绕“提升产业、美化农村、增加收入、致富农民”的总目标,进一步打通魅力资源向美丽经济的转化通道,凸显富阳特色,展示乡村振兴成果。

浙江是国家领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的率先实践地和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先行地,“七山一水两分田”的自然山水资源分布,意味着在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进程中,林业的高质量发展既是题中之义,也是重任在肩。这次在杭州富阳举办农民丰收节暨全国甜柿优质果品鉴评大会,就是为了向社会展示浙江科技强农新成果、产业发展新成就、乡村振兴新面貌;以及绿色高质量发展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的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的幸福图景。

十五年来,全省农林系统沿着国家领导指明的道路不断前行,实现了从“卖木材”到“卖生态”、从“穷山沟”到“聚宝盆”、从“美丽风景”到“美丽经济”的华丽转变。站在新的起点上,作为“两山”理念的发源地和率先实践地,我们有责任、有条件、有信心沿着“两山”发展之路走下去,推动“两山”实践不断深入、成果不断丰富,加快建设高质量绿色富民林业产业,提升绿水青山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努力为全国林业践行“两山”理念探索新路子、提供新示范。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今天活动虽然仅仅是一次“太秋“甜柿优质产品鉴评和富阳当地农林丰收成果的展示,但我们相信,通过这样一个载体,通过各方的力量和资源之间的共享和联动,能够为山区百姓打通更多的“两山”转换通道,能让千家万户劳动人民深切感受到科技和政策红利的最大化,让他们真切感受到祖国的富强,国家的农业发展正在稳步前行。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