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星微发布后摩尔时代全新人工智能芯片 “星光摩尔一号”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1-09-29 14:31
2021-09-29 14:3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1中关村论坛于9月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关村论坛是面向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

中国芯片领军企业中星微在此次论坛上重磅发布了后摩尔时代下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机器视觉芯片——“星光摩尔一号”。“星光摩尔一号”是“智能摩尔技术路线”下的第一颗新技术新架构的芯片,是人工智能芯片领域的重要突破,也是中关村自主创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成果。

2016年中星微承建的“数字多媒体芯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首次提出“智能摩尔技术路线”,旨在进一步借鉴人脑思维机制,通过计算架构的创新来持续快速提升性能功耗价格比,以维持经典摩尔定律下芯片技术的发展速度。

2018年中星微发布多核异构智能处理器(XPU)芯片架构白皮书,相对于传统的冯诺依曼架构,XPU片上架构兼顾了标量计算、矢量计算与张量计算的不同特性,通过片上异构计算池的资源共享和均衡调度机制,实现更准的识别精度、更高的计算性能和更低的功耗。与此同时,邓中翰创新中心借鉴人脑“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不同工作机制,提出了“多模融合”智能计算框架,将数据驱动型的深度学习算法与知识驱动型的数理计算、逻辑推理算法进行不同层次的深度融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仅靠深度学习算法而造成的小样本场景失效和过程的不可解释性。

“星光摩尔一号”是面向边缘计算的人工智能机器视觉芯片,支持800万像素的图像处理、视频编解码、安全加解密和异构智能计算,其视频编解码提供国标SVAC2.0与H.265两种格式的自由切换和转码,支持国标35114的A、B、C三种安全级别,提供4TOPS的深度学习峰值算力并支持多模融合智能计算框架,可广泛应用于各类机器视觉边缘计算。

中星微于1999年成立于中关村,由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投资启动,科技部、发改委、北京市政府等大力支持,邓中翰、杨晓东、张韵东等一批海归爱国博士组建团队,通过新型举国体制,走自主核心芯片、自主国家标准、自主产品设备、自主可控系统创新发展道路。中星微目前已突破15大核心技术,申请了4000多项国内外技术专利,两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大规模打入国际市场,被国内外主流品牌采用,彻底结束了中国“无芯”的历史,并成为第一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芯片设计企业。中星微成功研制了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星光”系列第一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通过自主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成功典范,在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中,专门展出了“星光中国芯”数字多媒体芯片的图片和实物样品,中国国家博物馆把“星光中国芯”数字多媒体芯片作为国史文物来收藏和展示,以铭记和表彰这份历史性贡献。

  中星微执行董事张韵东与合作伙伴参加中关村论坛签约仪式

据中星微执行董事张韵东介绍,“星光摩尔一号”包含多个亿级晶体管的处理内核,是邓中翰院士团队的原创设计,基于在“多模融合”智能计算架构的创新和“多核异构”处理器(XPU)片上微架构的创新,为人工智能边缘计算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适合机器视觉、无人机、机器人等应用。目前中星微已经与国家电网、中国移动、大华股份等多家用户单位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希望该芯片能在工业物联网、安防监控、AIoT等领域为用户创造价值。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