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乡村·共融发展”心智障碍融合主题演讲活动在京举行

“心系乡村·共融发展”心智障碍融合主题演讲活动在京举行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1-09-24 15:2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北京9月24日电 9月23日,北京市晓更助残基金会在北京斯巴诺萨设计空间举行了“心系乡村·共融发展”心智障碍融合主题演讲活动在京举行。约50名嘉宾、学者、公益基金会伙伴共同聆听来自乡村心智障碍者及其家长的生活经历和他们朴素的愿望。

北京市晓更助残基金会理事长李红在活动中表示,在国家完成脱贫攻坚、“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建设进程的推动下,我国残疾人事业的确取得很多瞩目成就。然而,在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很少有家庭能够让心智障碍儿童参与长期康复或提供教育支持。

活动现场,来自广西来宾市金秀县大山中的自闭症孩子母亲、来宾心雨心声家长互助小组负责人余煜峰,分享了她在当地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如何推动开展融合教育的故事。来自山东德州新语特教培训学校校长李国俊也是一名自闭症孩子母亲。她讲述了她和她的团队为农村地区的残障儿童开展一对一送教上门的故事。

河南奇色花福利幼儿园的主任魏慧敏、陕西慧灵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总干事蔡景华以及大理海灵就业支持中心创始人戈娅、北大医疗脑健康总经理王磊分别带来了关于“乡村学前融合教育探索”、“陕西洛南农村地区大龄心智障碍者的服务”、“乡村地区诊疗及康复服务经验”的精彩分享。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立雄、中国精协孤独症委员会秘书长冯新、南都基金会秘书长彭艳妮、陕西慧灵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总干事蔡景华等人进行了圆桌对话。

杨立雄说,当前我们的残疾人是70%生活在农村,而且这个趋势还在上升,因为随着城镇化,很多人都到城里面去了,残疾人去去不了,都留在农村。他指出,社会组织的服务现在之所以下不去农村,主要还是由于资金能力及服务能力、政府购买服务力度不足等等因素的的限制,将来在农村地区社会组织服务仍然大有可为。

彭艳妮表示,共同富裕不仅仅是资源、资金的转移和搬运。社会组织可以把资金转化成专业服务,提供给需要服务的人,让他们获得机会的平等。

【责任编辑:严玉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