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快通”新速度书写中欧班列新华章

“铁路快通”新速度书写中欧班列新华章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09-22 15:1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9月10日,全国首列“铁路快通”中欧班列在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正式发运,同时,一列国际班列也通过“铁路快通”模式由霍尔果斯口岸进境驶往重庆。这标志着,中欧班列开行地与口岸地间的海关作业环节彻底打通,乌鲁木齐中欧班列集结中心迎来发展新时期。(9月10日 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

2000多年前,一条丝绸之路,开启了中国与中亚友好的大门,打通了东西方两大文明交流的通道。如今,中欧班列一列列飞驰的钢铁巨龙,为沿途国家和人民带来新的便利和福祉,也奏响了新时代亚欧各族人民和谐共赢携手发展的新华章。

“铁路快通”,稳定了各国的贸易发展。中欧班列途径“一带一路”沿线的多个国家,随着运行线路的持续拓展,可通达国家(地区)日益增多。一方面,中欧班列把中国的商品与全球的先进市场快速连接起来,另一方面,也带动了欧洲、中亚国家商品进入中国,实现资源共享,带动了沿线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利于形成开放、包容、普惠、共享的资源利益共同体。“快通”模式下,精简了手续,减少了时间和成本,实现各国资源领域合作迈上新台阶

“铁路快通”,架起了人民的“友谊桥梁”。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中欧班列拉近了各国人民的距离,促进了沿线各国之间文化交流、学术互动、旅游教育合作等多种形式的人文合作,随着人们对货运速度的信心,无形的给世界命运共同体有了更加贴切的感受,使“铁路快通”成为连接不同文明的纽带,培育情感共同体。

“铁路快通”,彰显了泱泱大国的责任担当。自新冠肺炎疫情后,中欧班列驰骋在中欧沿线国家,运输了大量抗疫所需物资,提高了联合抗击疫情的基本能力,保障了沿线各国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铁路快通”首运加强了世界人民对于未来不确定的情况发生时的安全感,是具有跨时代的战略意义,并塑造了良好的国际形象,利于我们更好的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古有丝绸之路,今有中欧班列。而中欧班列的“快通”模式谱写了亚欧铁路运输新篇章,开创了亚欧合作新局面,未来更值得期待。

(李鹏)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