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夏海原富陵村,养牛、种蘑菇的幸福生活

在宁夏海原富陵村,养牛、种蘑菇的幸福生活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09-22 09:3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走近宁夏海原三河镇富陵村,红瓦白墙的民居房屋整齐划一,村道两旁种植着郁郁葱葱的草木。长达10公里的喷绘巷道五彩缤纷,寓意着五谷丰登。

2017年8月,433户1800人搬迁至富陵村,从解决饮水难、上学难、出行难开始,富陵村也开始了奔赴乡村美好生活的旅程。村里重点发展肉牛产业,建设肉牛养殖园区,引导群众集中入园养殖。又利用“出户入园”后空置棚圈资源,发展菌菇产业。村民们开始了在富陵村养牛、种蘑菇的幸福生活。

富陵村转变村民肉牛自行散养的方式,改为村集体统一养殖,集中建设养殖园区,采取统一引种,合作社开展高端优质新品种的引进;统一防疫,由专人定期组织开展疫病防治工作;统一采购,由合作社集中进行饲草、药品等采购;统一饲喂,统一组织有经验、有责任心的专人进行专业化机械饲养;统一品牌,由合作社对出售的活牛统一口径和表述;统一保险,组织养殖户统一给肉牛购买保险。

三河镇镇长马月芳介绍,实施“出户入园”好处很多。因为采取人畜分离的方式,避免村民自行散养时饲料、排泄物的堆积,可以有效净化环境、美化环境;节约成本,由合作社进行标准化喂养,每天投喂固定量的饲草,有效降低了饲养成本;提高肉牛品质,采用专业的养殖管理方法,让肉牛定期增膘;解放劳动力,村民可以把牛托管给村集体,然后外出务工;利用空置棚圈资源发展其他产业,将村民闲置的牛棚改造成菌菇棚,实现资源再利用。

富陵村充分利用“出户入园”后空置棚圈资源,协调闽宁菌菇园基地提供菌棒和技术服务,对出户入园的123座棚圈改造,转型发展菌菇产业。目前,已推广23户作为托管带种示范户开展菌菇种植,种植菌菇200棚,预计每户纯收入达到15800元,两个周期收益可达到31000元。

(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胡冬梅 摄影 李宇)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