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高校合作又一里程碑!2位犀牛鸟基金获得者拿下科学探索奖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1-09-18 10:55
2021-09-18 10:5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第三届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揭晓,50位青年科学家登榜。值得注意的是,有两位CCF-腾讯犀牛鸟基金获得者也脱颖而出,成功登榜,分别是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吕琳媛和西北工业大学科研院副院长王震。

2018年创立的"科学探索奖"是由腾讯基金会出资支持、科学家主导的公益性奖项,聚焦于数学物理学、化学新材料、天文和地学、生命科学、信息电子、能源环保、先进制造、交通建筑、前沿交叉9个领域,旨在鼓励青年科技人才探索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学科的“无人区”。

据了解,吕琳媛教授和王震院长此次分别获得前沿交叉类和信息电子类奖项。如科学探索奖发起人施一公说:“科学探索奖所关注的,就是青年科学家的工作是否在本领域代表世界最前沿,支持他们做其他人想做但做不出、不敢做,具有原创性和引领性的研究。”吕老师和王老师分别在网络信息挖掘、智能决策与认知领域探索多年,在相关基础理论及前沿技术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获得科学探索奖之前,两位老师还分别凭借《大规模在线社交网络中高影响力用户挖掘》及《用户行为的传播动力学模型》课题,先后于2013及2017年度获得犀牛鸟基金。

据介绍,犀牛鸟基金为这两位学者提供了早期的资金支持和与业内专家深入交流的机会,帮助其在科研探索的道路上找到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同时犀牛鸟基金的知识产权团队还为其提供了专利申请和维护等。

为更好的实现“智享产学前沿,慧及青年学者”,犀牛鸟基金还设立了多个辅助项目,包括用以鼓励青年学者个人成长及创新研究项目滚动合作的“犀牛鸟学者奖励计划”、作为犀牛鸟“科研基金”重要补充的“创意基金”和致力于推动无边界学术合作的“犀牛鸟访问学者计划”等。

2013年,腾讯公司与中国计算机学会(CCF)联合设立了腾讯犀牛鸟基金(下称“犀牛鸟基金”)。通过提供真实业务场景和数据、开放研发平台等资源、开展技术分享与社群活动等,犀牛鸟基金助力全球青年学者在算法理论、区块链技术、大数据等多个领域的研究,加速推动科研成果应用转化。

腾讯高校合作犀牛鸟计划围绕人才培养、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这三条主线进行,未来,腾讯高校合作将持续在三条主线上深挖,也将持续传承犀牛鸟的合作精神,共同助力科技发展,实现不断创新与超越。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