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是一个传统与潮流并存的地方,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座国际化大都市里历久常新、绽放异彩。今日我们采访到北京丝路千古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毛敏女士,毛敏女士也是木兰学院三期学员,木兰学院是由北京木兰汇公益基金会发起创立的全球首个专注女性领导力的学院,致力于培养面向未来的女企业家。听毛敏女士谈了谈自己对于香港文化深刻认识及对香港非遗的独到见解。
毛敏女士认为香港作为内地面向世界的窗口,兼容中西文化,在推广非遗全球化进程中举足轻重。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特殊地位,香港本就极具魅力的传统文化,在融合了现代都市文明之后,便自然形成了一道亮丽独特的风景线。从生活民俗到表演艺术,从手工技艺到民间节庆,这些文化瑰宝不仅见证了香港的历史,更承载着内地与香港一脉相承的民族情感。
目前,香港已有粤剧、凉茶、长洲太平清醮、大澳端午龙舟游涌、香港潮人盂兰胜会、大坑舞火龙、古琴艺术、全真道堂科仪音乐、西贡坑口客家舞麒麟和黄大仙信俗等10个具有高文化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项目,并成功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其中,粤剧已于2009年成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总数多达480个的香港非遗项目中,毛敏女士表示自己尤其对粤剧、古琴艺术、凉茶这几个项目感兴趣,希望有机会近距离观摩学习,更希望未来有机会参与策划香港非遗文化项目。随后,毛敏女士向我们详细介绍了自己曾经的文化项目策划经验。不仅有“梦回长安”、“中国年,最西安”等重要城市品牌项目策划,也有中国韩城国际灯光艺术节、青岛啤酒节、中国中西部百市县春晚这样的基层项目策划,项目众多,涉猎广泛。与此同时,毛敏女士也在一直致力于非遗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先后打造“非遗交流”、“城市记忆”、“梦回长安”、“春风来,梨花开”等非遗品牌,并负责项目研发设计、IP打造、品牌推广、场景应用、基地扶持、产品产业化等各项工作。旨在通过创意转化、科技提升和市场运作,将独特的非遗资源转化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产品和服务,促进非遗与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的融合,让非遗成为城市的新名片。
宣传开拓香港非遗项目在国家非遗文化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怀揣着保护非遗文化的美好愿景和专业能力,毛敏女士希望能够通过合作举办各类文化遗产展览展演,保护宣传湾区的文物古迹、世界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支持弘扬以粤剧、龙舟、武术、醒狮等为代表的岭南文化。发挥粤港澳地域相近、文脉相亲的优势,联合开展跨界重大文化遗产保护,助力香港打造湾区人文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共同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通过今天的采访,我们不仅在毛敏女士身上看到了策划人的专业实力,也看到了非遗人的赤子之情,希望未来有机会再做交谈,也希望毛敏女士能够如愿以偿,以己之力为未来香港非遗文化发展添砖加瓦,把薪助火。让我们共同期待非遗文化发展更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