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横一竖”让赣闽两省发展做起新加法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1-09-17 09:43
2021-09-17 09:4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9月8日,一列CR200J型“复兴号”动车组列车驶入宁化站,标志着浦梅铁路宁化段进入试运行阶段。

在福建的西北部,江西的东部地区,一直是各项发展相对滞后的地方。因交通闭塞,鲜少有人到此,长年累月,也使得这里与外界的交流跟不上趟,接不上轨,也拖了赣闽两省经济发展的后退。在全国高铁连线成网的大趋势下,这里也亟需搭上这班快车,彻底改掉“落后”这一代名词。如今兴泉铁路、浦梅铁路纷纷进入试运行阶段,这一横、一竖也即将从蓝图写进现实,更预示着革命老区将借助这一“加号”,在助推赣闽经济发展方面做起新的加法。

兴泉、浦梅铁路均始建于2016年,也正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定下的目标任务。介于赣闽两省多山区,该地区客流量有限,在设计速度上并不高,大概在160KM/h左右。但对于当地百姓来讲,这已是史无前例的幸福了,因为对于石城、宁化、清流等县人民群众而言,这里不仅即将结束不通铁路的历史,还能在家门口坐上复兴号,这是曾经想都不敢想的梦想。可以看到,这里的百姓曾经因为交通落后,对于经济发展并没有过多的奢望,仅仅在农业发面做到勤劳务实,尤其是与外界的沟通交流贫乏,商业往来更是谈不上。现在两条铁路线即将投用,不仅在客观上打破了交通闭塞的局面,更是打通了百姓思想上的障碍,让他们敢想敢干,为实现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率先找到了动力。

不可否认,铁路运输作为现代交通运输的主干力量,在加快经济发展,增强民生保障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没有通铁路之前,处于赣闽两省交界的地方,进进出出大都以公路运输为主,且每年雨季较长,路面湿滑,很不安全,运输效率极低。时至今日,兴泉铁路不仅克服了雨季漫长,运输不便的困难,更是大大降低运输成本,为沿线农民解决了蔬菜、瓜果的运输难题,并进一步拓宽农副产品的销售市场,使农民的收入有了保障,也切实搭起内外沟通的桥梁。可见,两条铁路线的开通既补上了交通运输的短板,也疏通了两省的沟通渠道,加速经济发展,加速民生工程落地,实现了双赢。

与此同时,在区位优势方面,浦梅、兴泉铁路更是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拿浦梅铁路来说,它是连接赣瑞龙、向莆等铁路的重要干线,也是完善东南沿海铁路网的重要项目,它的开通运营,让原本已经成型的环闽高铁线,再次扩大了环闽动车圈的辐射范围,造福了更多的人民群众。特别是兴泉铁路,它自江西兴国引出,起点泉州,也将成为东南沿海通往中西南地区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开通运营,不仅有助于开发沿线国土资源,还更便于服务革命老区,使赣南、闽西南原中央苏区县迎来新的发展前景。纵观南北、连接东西,这也正是铁路运输的价值所在,沿途也必将因此而蓬荜生辉。

千古百业兴,交通要先行。浦梅、兴泉铁路的开通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百姓内心的迫切愿望。我们也更期待着这一横、一竖在未来的岁月里,带给百姓更多的欢声笑语,将经济发展的加法做出特色,产生深远意义。(王路路)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