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隆村位于宁夏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北部,是永宁县最大的“十二五”生态移民安置村。2012年以来,分批搬迁安置来自固原市原州区、隆德县13个乡镇121个村的1998户9612人。这个因扶贫而生,为脱贫而建的村庄,见证了我国东西部扶贫协作创造的“减贫奇迹”。
为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闽宁镇原隆村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作为为民办实事解难题的一项重要内容,坚持党建引领、支部发力、党员带头、群众参与,通过给环境“洗脸”、为素质“洗礼”、对产业“洗牌”,抓重点、补欠缺、强弱项,推进美丽乡村由“面子”美到“里子”。建立完善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五有”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常态化,形成“积分制”激励机制、“网格化”监管机制、“门前三包”责任机制全覆盖,进一步构建美丽乡村新格局。
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党支部书记杨青介绍,今年是因地制宜充分发挥社会帮扶的作用,针对“十四五”这个三联人群,村里给每户提供基础母羊,与农户签订帮扶协议,保证他们的养殖不低于两年,而且交一万块钱的保证金,同时把一般农户有养殖意愿的这些也纳入到示范园区,让老百姓从五六百元土地流转费的基础上创收到5万元,每户可以养殖70只的基础母羊,每年就可以达到3万块钱的收入。
“这个养殖场的羊是前半年才养进来的,总共三十多只羊羔,今年的收入大概就是三千元左右。前半年进一只羊要是一年产两只羔的话,就是两千块钱,政府也给羊棚发展光伏产业,之前在原隆村养羊的时候会打扰居民,加上羊棚的味气也不好,夏天虫蝇太多,现在我们在村外面建了养殖合作社,安装了光伏,这样的话对老百姓就好多了,不打扰居民,蝇虫也少了。”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养殖合作社养殖户马应山就是这一政策的受益者。
原隆村还将以主干道沿线、村部、学校、养殖园区周边以及农村院落等为重点,实施巷道外围粉刷、村主干道林带填土、林带树枝修建、林带引水等工程,推进绿化美化,彻底改造村容村貌,强化产业支撑,推进乡村建设,持续擦亮“国家卫生乡镇”之名。(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胡冬梅 摄影 马芳 罗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