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这所职业学校,让学生走进职业教育互联网

宁夏这所职业学校,让学生走进职业教育互联网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09-16 12:2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9月15日,宁夏交通学校的学生正在进行新能源汽车维修实训课程,学生通过3D模型学习维修技能,同时可以在实训区内进行现场操作。在多功能智慧云课堂上,学校教师通过互联网观摩实训区内同学的实际操作,远程指导他们完成操作。

宁夏交通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孙元桃介绍到,在“互联网+教育模式下”,老师们及时发现课程设置的现场授课效果并及时改进,有自我解决不了的问题,就会第一时间与北京教院的老师沟通,北京老师就会跟他们一起上课,老师在那边操作,学生在这边看。”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互联网课堂上,同学们在大屏幕上与多位教师在线互动,学习内容清晰有条理,各种学习资料都通过互联网模式进行分享,教学资源实时形成。

在宁夏交通学校与宁夏智创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的“智创养车一站式汽车服务工场”里,学校老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工利用互联网同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的培育,通过互联网将学校的3D模型和工地现场对比操作,让学生切身感受操作现场。

“以前学生只有到实训阶段才会跟这个企业接触,可能会在前期的培养中非常麻烦,比如先学上一个月再到企业,再回学校学习。现在按照我们的课程安排,及时通过‘互联网+教育’模式跟企业进行沟通,这个效率就提高了。”孙元桃带我们来到“一站式汽车服务工场 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汽车商务实训中心”。

实训中心内,学生在里面自己动手操作,教师在旁边进行指导,一边学习理论,一边操作巩固知识。在“互联网+教育”模式下的每一位学生求知若渴,积极主动,他们通过互联网,在新的知识领域内遨游,使理论与实操完美结合。

“互联网是一个平台,可以承接各种教育方式”,官振瑞同学说,“不仅让我学会了自主学习,也让我更想在以后的工作中,学习更多新技术,让自己的技能更加多样化”。

“互联网+教育”和产教融合的推进,敲开了教育原本封闭的大门,加速了职业学校自我进化能力。让跨区域、跨行业、跨时间的学习交流成为可能。

据了解,宁夏交通学校正在筹建智能交通综合实训中心,将会又有利于培养交通行业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胡冬梅 摄影 封晓云)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