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9月10日电(记者 马思)2021年9月8日,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和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联合主办的车联网身份认证和安全信任试点工作启动会在京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韩夏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由中国信通院院长余晓晖、中汽中心副总经理李洧主持。
韩夏总工程师在致辞中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车联网产业发展和网络安全工作。工信部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始终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在加快车联网产业创新发展的同时,积极推进车联网网络安全工作。在推进车联网安全信任体系建设中,工信部重点在构建标准体系、打造设施平台、强化技术试验和组织先行先试四方面扎实开展各项工作。韩夏就进一步加强车联网安全信任体系和能力建设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夯实安全信任基础,推动车联网产业安全发展;二是提升支撑保障能力,夯实车联网安全信任体系建设;三是建立协同联动机制,推进试点项目高质量实施。希望各方齐心协力,充分发挥我国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和汽车产业发展优势,共同构建车联网安全信任体系,为支撑我国车联网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管理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80余家企业和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
启动会上公布了工业和信息化部车联网身份认证和安全信任试点项目名单。入选试点的项目共61个,将有逾300家单位参与到试点项目建设中,涵盖了汽车、通信、密码、互联网等跨领域企业以及地方车联网建设运营主体等。从试点名单可以看出,跨行业企业参与热情非常高,试点项目地域分布广泛,应用场景丰富多样,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分布广的特点。
《车联网身份认证和安全信任试点技术指南(1.0)》于启动会上发布。指南是在工信部的指导下,由试点工作专家委员会组织相关单位共同起草,旨在为试点工作高质量建设提供参考,促进建成一批应用场景清晰、效果明显、可推广、可复制的优秀项目。指南分别针对“车与云安全通信”、“车与车安全通信”、“车与路安全通信”、“车与设备安全通信”四个试点方向提出指导意见。本次试点结束后,将根据优秀试点项目实践,对指南进一步补充完善,为全国车联网身份认证和安全信任体系建设提供关键参考。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韩夏、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司局负责同志为车联网身份认证和安全信任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颁发聘书。专家委员会主任和秘书长分别由中国信科集团副总经理陈山枝和中国信通院副院长王志勤担任。车联网身份认证和安全信任工作专家委员会的成立,将为试点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旨在通过专家委的集体智慧指导试点工作有序推进。
中国信通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所长敖立介绍了工业和信息化部车联网安全信任根管理平台相关情况。中国信通院支撑工信部建立车联网安全信任根管理平台,经过两年的技术验证,已为一百余家企业提供了安全通信技术验证服务,本次试点中,该平台将支持各试点项目实现跨企业、跨地域的互信互认互通,为推进全国跨地域、跨行业互信体系建立提供坚实保障。
中汽数据(天津)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屹介绍了汽车行业网络信任根平台相关运行情况。中汽中心建设的车联网网络信任支撑平台,作为汽车行业网络信任根平台,已上线运行一年,实现接入企业十余家,为汽车行业提供了互联互通和入根服务,将全力支撑试点工作的开展。
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有关负责同志、中移智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刚、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分别从地方政府、电信运营商、安全企业的角度围绕试点相关工作情况进行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