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南平:政和中华紫薇园助力乡村振兴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1-09-07 11:34
2021-09-07 11:3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政和中华紫薇园千年古紫薇树王

“爱在政和”中华紫薇文化旅游节开幕式

福建省南平市政和中华紫薇园是“时代楷模”廖俊波在政和工作时牵头引进的文化旅游产业项目,由中国文化艺术走向世界的和平使者、南平市人民政府顾问、政和经济文化发展决策顾问田七担任总设计师,与中国紫薇大王宋和平联手打造,助力乡村振兴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项目总占地面积约550余亩,分一、二期,其中一期位于中国白茶小镇石圳湾与朱子书院毗邻,占地约50亩;二期位于河对岸的廖俊波精神教育学院与富竹庄之间,占地约500亩。园内种植紫薇10万余株,形成了“一河两岸,十里紫薇”的唯美花海景象。树龄2000多年和1300多年的两棵古紫薇树王成为镇园之宝。其核心区“世界和平园”主体呈叶片型,通过水系、观光道路分成八大主题区域。园内太阳湖和月牙湖相互辉映,能够容纳2000名观众的月牙湖舞台可承办各类大型活动、展览,迄今已成功举办五届“爱在政和”中华紫薇文化旅游节,在田七先生的牵头下邀约周文彰、祝寿臣、阎维文、卞留念、栾凯、张纪中、张华山、张子扬、黄群学、李建平、计春华、崔希亮、陈中浙、朱天曙、郭鹏、李虎群、李中坚、降央卓玛、乌兰雪荣、克欣诺娜、刘桐、维塔利、文武斌、林成等专家学者、中外明星、文化名人、艺术名家持续助力政和文化旅游品牌宣传,形成了“乘竹筏到武夷,赏紫薇到政和”的旅游新亮点。

降央卓玛在第二届中华紫薇文化旅游节开幕式演唱

省市领导嘉宾出席第三届中华紫薇文化旅游节开幕式

俄罗斯歌唱家克欣诺娜拍摄《紫薇花开》MV

“似痴如醉丽还佳,露压风欺分外斜。谁道花无红百日,紫薇长放半年花。”宋代诗人杨万里曾这样赋诗赞颂紫薇的绝代芳华。紫薇是落叶小乔木,紫薇树姿优美,花色鲜艳,花期较长,诗人称誉其“谁道花无百日红,紫薇常放半年花”,故有“百日红”之别名。紫薇的木材坚硬、耐腐,可作农具、家具、建筑等用材;树皮、叶及花为强泻剂;根和树皮煎剂可治咯血、吐血、便血,开花时期花朵挥发出的精油还具有消毒功能,可谓浑身是宝。传说紫薇花是紫薇星的化身,能祈福避邪,古代有谚语说:“门前种株紫薇花,家中富贵又荣华。”从南北朝开始,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即有种植紫薇绿化美化家园的传统,至今已有1500多年种植历史,在铁山镇、星溪乡、东平镇、外屯乡等乡镇森林里均有珍贵古紫薇群落分布,政和县城迎宾大道、七星溪两岸紫薇大道长达6公里。2017年,紫薇被评选为政和县县花。

省市领导嘉宾参访政和中华紫薇园二期

  紫薇大王宋和平为中华紫薇园二期选址

政和中华紫薇园的打造带动了“环石圳湾”政和文旅产业发展经济带,廖俊波精神教育学院、中国白茶城、政和县博物馆、政和县竹博馆、政和城市会客厅、东方国韵艺术文化馆、政和外国语学校、中国原创音乐产业孵化基地、武夷影业拍摄基地都纷纷落户紫薇园周边。一路蜿蜒流淌的七星溪在这里拐了个弯,放缓了奔流的脚步。游人来到紫薇园,也卸下工作生活中的压力和包袱,放缓了脚步,在潺潺水声、徐徐清风中,漫步紫薇花海,在星光和灯光的映射下,喁喁私语,轻声欢笑。紫薇花开遍了七星溪两岸,越夜越浪漫,越夜越精彩。圆圆的“日潭”和弯弯的“月潭”倒映着星光灯火。璀璨的灯带组成的“时空隧道”,让穿行其间游人恍如穿越时空,不知身在何方。千株万树的紫薇,串串成穗,紫色、纯白、紫红、粉红、桃红、暗紫等各种颜色在灯光下变化多端、争相竞艳,成为夜里的一抹亮色。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