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初心 温暖民心 ——崆峒区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三个镜头

通讯员 魏丽 朱婷婷 梁璐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平凉市崆峒区各级、各部门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事,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践行初心 温暖民心 ——崆峒区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三个镜头

来源:每日甘肃网 2021-09-03 20:3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田丽媛

通讯员 魏丽 朱婷婷 梁璐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平凉市崆峒区各级、各部门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事,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镜头一:“急事”要办好

“请问跨月的发票作废不了怎么办?”“早上好,增值税发票系统跨月是不能作废发票的,可以开具增值税红字发票进行冲销……”一大早,平凉市崆峒区税务局“魏税官工作室”微信群里就热闹起来。

近期,这个为群众提供办税服务的“百宝箱”,已经成为服务好纳税人、缴费人的“金字招牌”。

魏税官工作室成立于2020年,除了在线上线下开展政策宣传辅导,还向外辐射税收风险、征收管理、纳税服务等多个业务部门,是名副其实的税务“交通枢纽”。

“不论是下班时间还是节假日,只要有涉税疑问,我们都能从魏税官工作室得到权威细致的解答。”中国石油天然气平凉分公司财务科科长王强告诉记者。

镜头二:“实事”要落实

近日,寨河乡赵河村村民兰小东站在刚刚硬化完的村道上满心欢喜,“以后下雨出行、送孩子上学再也不愁了,真是解决了我们30余户群众生产生活的大难题。”

“以前天一黑,出门必备手电筒。现在路灯亮了,再也不怕走夜路,咱老百姓的心里也敞亮了。”提及村里的变化,赵河村村民兰长得竖起了大拇指。

打通村道“最后一公里”破解了群众出行难题、千头红牛养殖基地的建设保障了群众稳定增收、道路亮化工程照亮了乡村夜晚……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寨河乡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一件件实实在在的民生实事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点赞。

镜头三:“小事”有人管

“水电卡送上门、办理准生证、调解邻里关系……中街街道社区和物业的服务态度真是好!”说起街道办事处,南湘园住户杨永华赞不绝口。

实事践初心,服务暖民心。崆峒区中街街道办事处聚焦业主委员会选举、物业服务企业考评、物业矛盾调处、住宅物业管理服务水平等重点工作,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事小也得办”的方式呈现,确保服务不缺位、矛盾不上交。

“之前楼上装修漏水导致我家屋顶被泡,我当时找物业说道了一番,社区和物业人员第一时间去找楼上业主沟通,处理结果令双方都很满意。”杨永华说。

“小电桩”关乎“大民生”。“电动车方便快捷,但是充电难却成了桩‘愁事’。”居住在新北嘉园高层的住户郭仁恩说,小区之前没有充电桩,很多人只能“飞线”充电,或者把电动车推进楼道或室内充电,这都存在安全隐患。

“现在小区设了集中充电桩,充8小时收3元钱,既安全又便宜,还安装了车棚,遮阳避雨很是方便!” 郭仁恩乐呵呵地说道。

(田丽媛)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