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躺平”:中国年轻一代的新生活观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09-01 14:5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网9月1日电 据英国BBC报道,在中国,几乎从出生的那一刻起,激烈的竞争就开始了。从就读名校到找份体面的工作,都少不了竞争的影子。但现在,大家想要打破这个怪圈,“内卷”和“躺平”正揭示了年轻人的挫败感。

2017年,孙科从大学毕业后来到上海,和很多同辈人一样,有着同样的梦想——好车、好房、好工作。可他没想到,和父辈相比,自己追梦竟如此辛苦。

2018年,孙科开了家餐馆,但很快意识到,那些大品牌企业和外卖平台占得先机,自己则处于劣势。“为了在外卖平台上与人竞争,我和我的生意伙伴不得不自掏钱包大打折扣,可真正赚钱的还是那些大品牌。”

两年后,孙科亏损了100多万元,最终选择关店,结束自己的创业。他认为自己所经历的正是当今盛行的“内卷”。

“内卷”一代

“内卷”最初是人类学术语,字面上看是“向内卷曲”,实际是一个社会概念,即人口增长并不会促进生产力或推动创新发展。现在,“内卷”广泛用于形容精疲力竭。

2020年,一组摄于清华大学的照片在网上走红。其中一张照片中,一名清华学子骑单车时仍抱着笔记本电脑,被冠上“清华卷王”的称号,“内卷”开始在年轻一代中广为流传,引发无数年轻人共鸣。

微博上有关“内卷”的热搜话题关注度极高,浏览量超过10亿次,“内卷”也入选2020年中国十大年度热词。

“内卷”并非中国独有。绝大多数的发达国家都经历过繁荣时期。不过,重要的区别是,在中国,这些“黄金时期”过得飞快,而人们依旧记忆犹新。这意味着,像孙科这样的年轻一代见证了父辈的成功,以为自己只要敢想敢做,成功并不难,可是,事实并非如此,他们错过了这样的窗口期,挫败感便油然而生。

牛津大学的项标教授表示,年轻人总是觉得,如果不努力不竞争,就会遭社会淘汰。尽管他们一再努力,也始终看不到自己的突破。

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徐方博士表示,年轻一代的父母,甚至是只比他们大10岁的邻居,年轻时都能白手起家,但现在,这扇致富的窗户已经关上了。

对富人的不满

中国亿万富翁的数量居全球第二,但仍然有6亿人月收入仅1000元。面对这样的贫富鸿沟,年轻人对他们的老板愈发不满,认为老板不理解自己的努力。

年轻人与资本对立的呼声日渐高涨。此前,《时尚芭莎》前主编苏芒称,“内卷”来自欲望和惰性的差距,此番言论引来众怒,随后苏芒为理解错误道歉。亿万富翁马云此前倡导996工作制,认为这是“福报”。但现在,马云已跌落神坛,成了不折不扣的“吸血资本家”。

网友称,如果老板能与员工感同身受,那么“996工作制”和“内卷”都将不复存在。也有人表示,资本家根本没资格发言。

“躺平”,不被允许的选择

但是,现在出现了另一个新词:“躺平”。今年4月,一名网友在论坛称,自己两年都没工作了,但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他认为只有躺平,人才是万物的尺度,由此诞生了“躺平”的概念。

“躺平”强调的是不过度工作,对更易实现的目标感到满足,并允许自己有放松时间。项教授认为,“躺平”表明年轻人想“抛弃无意义的竞争”,反思成功的旧模式。

中国很多年轻人也都愿意抵制“内卷”,但专家称这很难,因为“违背了中国社会价值观。”2018年,国家主席习近平表示,新时代“属于努力奋斗的人。”《光明日报》发文表示“躺平族”不利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南方日报》认为 “躺平”是“无理且可耻”的。

然而,徐教授认为“内卷”和“躺平”的趋势仍将继续。“西方的年轻人可能会选择极简主义的生活方式,但在中国,受认可的生活方式才是唯一可行的路。基于这样的思想,‘躺平’便成了问题。”

(编译:庞秩月 编辑:王旭泉)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