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清齐鲁样板村:远有远的特色 近有近的好处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1-08-24 11:52
2021-08-24 11:5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8月5日下午,全市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议召开。会议指出,从今年开始,乡村振兴进入全面推进、深化拓展、落地见效的新阶段。

云图片

重任在肩,使命光荣。作为济南市乡村振兴的重要战场,拥有580个行政村的长清区紧抓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政治任务,已经完成了第一批12个齐鲁样板村的打造,第二批13个齐鲁样板村打造也已经开始。这些村庄是怎样经过因地制宜地雕琢,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最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长清区齐鲁样板村的振兴密码——

各美其美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在长清区山区地带的一些齐鲁样板村,这句话很容易被想起。

云图片

长清区万德街道马套村里,古槐路老村道路平整,房屋修旧如旧,墙面上挂着村民们开山凿石和农耕的工具,提醒着过去那段历史。村头那棵几百年的古槐树和一汪碧水正面相对更是承载着村民们浓浓的乡愁。

云图片

沿着齐鲁八号风情路往前走,山路弯弯却平坦,路边山水连绵不绝。听到一阵潺潺流水声时,拔山村到了。村居错落有致,村中干净整洁,水边凉亭下,村中老者纳凉饮茶好不惬意。

长清区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振利介绍,原来说起山区一般代表着偏远、落后。可现在的长清,绿水青山成为了“金山银山”,山区成了好地方。如今,靠着茶叶和旅游等产业,马套村集体经济已经超过400万元。马套村、拔山村等村庄在齐鲁样板村打造中,依托有山有水的特色,连接起周边村庄形成一条特色鲜明的齐鲁八号风情路旅游带。

山区有山区特色,作为种粮沃土的平原地带,如今和山区相比,虽然特色不是那么鲜明,却也有着地利的优势。在齐鲁样板村打造中,这些村庄的人居环境和产业发展都上了一个台阶。

云图片

紧挨长清城区的新周村现如今可以用路畅村美来形容。2019年4月16日,新周村设计方案在长清区第一批12个齐鲁样板村中首个通过规划批复并开工建设。

云图片

如今这里既有城里的干净整洁,又有村里独门独院的优势。所以,自去年开始,不少已经搬到城里住的村民又搬了回来。该村还发展起来绿色产业,大力发展种植业,其中“黄元帅”苹果、水果萝卜、无公害韭菜已叫响新周品牌,带动了村民致富、集体增收。该村还依托离城区近的优势,建起长清区农产品展销中心,既可以让市民一站式购齐长清农特产品,又能带动长清区各村农产品销售,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载体。

“全面”见效

齐鲁样板村打造不局限于村庄环境的提升,而是“全面”的见效。

在8月5日的全市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议上,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孙立成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在“全面”,也难在“全面”。要依据“全面”来谋划,紧抓“全面”来推进,围绕“全面”来检验,锚定“全面”出成效,着力推动实现“四个重大转变”。

“全面”见成效,离不开统筹考虑和规划。在长清区齐鲁样板村打造过程中,为真正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和内涵,长清区坚持规划师驻村编规划,充分听取村民意见,确保规划符合村庄实际、经得起历史检验。在此基础上,充分挖掘各村优势,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特点,找准工作着力点,形成产业优势,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

就拿拔山村来说,该村原名“八仙村”,是齐鲁八号风情路起始点。这里山清水秀、群山环绕,在此可南望泰山极顶,北眺灵岩圣境,拥有济南市目前仅存的面积最大的保存最完好的纯生态旅游区——凤凰岭生态旅游区。近年来,村里通过美丽乡村和齐鲁样板村建设,以改善村容村貌环境为重点,发展了林果、茶叶、农家乐、生态旅游四大富民主导产业,带动了村民收入增长。

云图片

藤屯村被列为长清区第二批齐鲁样板村。该村位于长清、槐荫、市中三区交界处,济西国家湿地公园进园路从村东通过,东临经十西路,区位明显、交通便利。结合这样的地利优势,在齐鲁样板村打造中,长清区委、区政府和平安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将支持藤屯村以“党建+”模式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实现党建工作与齐鲁样板村同鸣共振、富荣共促。目前,该村大部分土地已流转到济南文旅集团有限公司,且成立了“半亩景园”现代农业产业园。同时,注册成立济水源水业有限公司,把支部建在产业上,组织引领群众创办产业,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统领经济发展的优势,进一步把党的惠农政策、协调服务、示范引导等落实到产业发展中,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村民增收。该村有望借助齐鲁样板村打造机遇,成为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村,休闲娱乐、观光旅游的采摘村,亲近自然、乐享幸福的宜居村,为乡村振兴助力。

连片打造

推动实现由示范探索到整体推进的重大转变;推动实现由抓重点工作到“五大振兴”全面推进的重大转变;推动实现由集中扶持重点村(项目)向支持所有街镇的重大转变;推动实现由政府主导到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重大转变。

在全市乡村振兴推进会议上,“四个重大转变”被首次提出,这也将成为济南市乡村振兴工作下一步的风向标。而以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为链接的村庄关系为长清区齐鲁样板村连片打造、整体推进奠定基础。

比如,在长清区第一批齐鲁样板村中,马套村、拔山村、店台村和坡里庄村都位于乡村旅游特色线路齐鲁八号风情路上,这里以乡村旅游、特色林果种植、茶叶观光采摘等产业为主,通过补齐短板、优势互补为主的打造,推进乡村旅游产业整体提升。西李村、新周村、孙庄村和岚峪村定位为打造城南休闲绿色走廊。

在长清区第二批齐鲁样板村打造名单里,这种连片打造、整体推进的特点越发明显。山峪村、东齐村、荆庄村、前朱村、陈庄村和潘庄村等6个村庄都位于文昌街道。这些村庄内有市级森林公园金箭山、龙兴寺等文旅景点,同时还有山东和正农业、汇侨农业示范园、多肉植物基地等11个农业园区。长清区将依托这些园区资源,在这里连片打造十里风情带、万亩产业园示范线路。

而藤屯村、新李村、新朱村和后朱村将依托济南国家湿地公园,构建黄河沿线的“田园、乐园、家园”融为一体的多业态田园都市文化休闲旅游地。

在齐鲁样板村打造的规划中,除了地理位置和产业基础,文化资源也是考量的一个重要因素。长清区第一批齐鲁样板村中万德街道店台村、马套村等都位于古御道的线路上,拥有相似的御道文化。而第二批中,灵岩村和义灵关村则将以灵岩寺旅游景区为依托,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

由点及面,从一点红到一片红,在长清,乡村振兴要看“样板”,乡村振兴也不能只看“样板”。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正成为长清区因地制宜打造齐鲁样板的真实写照。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