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长岗坡助力村民致富
在云浮罗定市罗平镇革命老区,有这么一条“河”,平地而起,跨越天际,在山岗之间流淌了几十年。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为改变罗定城区周边“十年九旱”的面貌,罗定举全县之力,集1万多名群众义务投工投劳,筑起了长岗坡渡槽,让这里变成了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
游客纷至沓来,行走绿色沃野之间,仰望这座“生命之渠”,唤醒心中的红色记忆。
纪念馆还原渡槽建造历史
走进罗平镇双莲村,毗邻长岗坡渡槽,有一栋独具特色的三层建筑矗立在山野村舍之中,那便是长岗坡纪念馆。纪念馆通过影像互动、触屏查询等方式,反映并再现了历史上罗定遭遇旱情、长岗坡渡槽艰辛的建设场景。
据悉,该馆投入使用以来,已成为云浮市重要的党员教育基地,长岗坡渡槽景区也已接待游客超100万人次。
近年来,云浮对红色资源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大,长岗坡渡槽也先后被确定为首批广东省红色革命遗址重点建设示范点之一、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被评为第四批国家水情教育基地。
全力推进“文旅+农旅”建设
在罗定市罗平镇泗盆村蚕桑产业基地,漫山遍野的桑枝随风摆动,绿意盎然。
过去的罗定在省内是著名的蚕桑、丝绸出口基地。居住在泗盆村的农户,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桑树养蚕。由于养蚕效益日渐低下,许多农户都萌生了“砍掉桑树”的念头。
“我之所以回乡,就是希望带动当地产业,通过把桑叶的价格收高一点,让农民的收入也高一点。”罗定市健宜宝桑叶茶公司老板辛启扬在2019年回乡,积极响应“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号召,在村里办起了工厂,让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目前,泗盆村的蚕桑业产业链已经初具雏形,还在继续完善发展阶段。
罗平镇党委书记梁子球告诉记者,正在全力推进“文旅+农旅”建设,以“红色长岗坡·美丽新罗平”为美丽圩镇的创建定位,致力打造红色文旅、绿色农旅特色小镇,助力镇域经济发展和推动乡村振兴。
为了发展农业,罗平镇积极培育专业合作组织、种养大户。全镇种植优质水稻3万亩,韭菜花种植基地1500亩、辣椒种植基地3000亩、蚕桑产业园5200亩等,形成了水稻为主,蚕桑、韭菜花等为辅的农业产业布局。
该镇还计划分时段举办各类稻草艺术节、大地彩绘、艺术花海等文旅节庆活动,打造集红色教育、休闲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长岗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全力创建长岗坡4A级旅游景区。
南方日报记者 雷贤辉 见习记者 王谢思齐
本栏统筹:洪奕宜上一页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