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命运利益共同体重在“接轨”

构建命运利益共同体重在“接轨”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08-19 18:1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8月17日9时58分,在同江中俄黑龙江铁路大桥施工现场,随着中俄两国准轨接口最后一组轨道夹板安装完成,标志着中俄两国首座跨江铁路大桥——同江中俄黑龙江铁路大桥实现铺轨贯通,为大桥全线开通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江中俄黑龙江铁路大桥是首次采用钢桁梁上铺设四线套轨无砟轨道板施工方案,实现中国轨距1435毫米同俄罗斯轨距1520毫米的不同标准轨距的“接轨”。正是这个“接轨”,连接起一条中国对俄罗斯铁路运输通道,连接起中国东北三省到欧洲的全新欧亚联运大通道,联通了中俄、亚欧的利益共同体。

诚然,实现“1435”同“1520”不同轨距的对接,是为建成这条跨国铁路在求同存异上一个技术方案。但是,在谋求共同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上,何尝不需要这种求同存异的“接轨”。

在推动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上,中国给出多边主义合作、“一带一路”倡议、大国担当一系列“中国方案”,并极力推动发展。中欧班列从用54个月完成第一个1000列,到如今连续15个月单月开行千列以上,成为一条高效的国际运输“黄金通道”,这是因为“一带一路”符合沿线各国利益、实现合作共赢而形成的效应。在抗击疫情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国无偿提供中国经验、无偿援助疫苗、无偿援助口罩,这是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彰显中国的大国责任、大国担当、大国行动。

为实现中俄两国准轨的“接轨”,中俄双方在“接轨”问题上从形式、方式、标准等进行全方位对接,找到钢桁梁上铺设四线套轨方案。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正如中俄两国准轨的“接轨”,全球各国都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没有谁能独善其身,没有谁能特立独行。只有为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共同目标,在不同意识形态、不同民族文化、不同制度标准和不同发展层次差异下,寻找到“接轨”契合点,在互相尊重、互相让步、互相对接基础上才能找到求同存异的“接轨”方案。

(盘旭华)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