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新闻网讯(首席记者栗美霞)在城市化背景下,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乡村休闲度假游成为不少市民出行的新潮流。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传统村落、乡居民宿等乡村旅游地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青睐。乡村旅游在满足大众旅游、全景旅游需求的同时,也展现出广阔的市场前景。
“十三五”期间,山西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正向增长,传统村落旅游持续发展。在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战略背景下,2019年省政府命名乡村旅游示范村100处,打造“三个人家”175处,创全国首次,极大丰富了山西乡村旅游的类型和业态。休闲农业示范点、传统村落和乡村旅游示范村构成了山西乡村旅游发展的三大载体。
“三个人家”的创建有效促进了山西乡村旅游“农家乐”向乡居民宿发展的品质提升,涌现出了一批以安泽飞岭村、乡宁康家坪、灵丘车河为代表的山西版乡村民宿。从乡村旅游功能而言,有观光休闲、避暑休闲、生态庄园、农业景观、农俗体验、设施农业、名吃特产、客栈民宿、文化遗产、名人典故、红色文化、文物古建、研学科考等不同类型;从乡村旅游空间形态看,有景区依托型、城郊型、独立成景等类型,这些有力地表明山西乡村旅游进入全面发展的时期。
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山西乡村旅游地数量、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营业收入都得到迅速增长。全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和示范点由2015年的21个和138个增长到2019年的38个和249个;全省乡村旅游接待人数由2016年的2300多万人次增加到2019年的6386万人次。2019年全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企业经营主体5900多个,吸纳农民就业33万人,带动农户25万户,农副产品销售收入达到35亿元,山西乡村旅游发展步入快车道。
值得关注的是,“十三五”期间,山西省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乡村旅游政策举措,极大推动了乡村旅游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2016年出台《山西省乡村旅游客栈标准(试行)》《山西省乡村旅游客栈服务规范》《山西省乡村旅游景区标准(试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规范》,2018年颁发《山西省加快发展乡村旅游的实施意见》,2019年出台《乡村旅游示范村等级划分与评价标准》《黄河人家、长城人家、太行人家基本要求与评价标准》《旅游扶贫示范村建设指南》等。这些政策标准的实施,使乡村旅游类型多样、业态丰富、功能完善,推动了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为“十四五”山西乡村旅游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十四五”开局的2021年,在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大历史发展机遇中,乡村旅游作为产业融合发展内生动力,将有力促进山西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而山西乡村拥有全省70%的旅游资源,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三大旅游板块品牌等文化和旅游发展战略,均为全省乡村旅游长足发展带来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