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双减”政策落地 2021年底是个时间节点

今天,北京市举办新闻发布会,发布《北京市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措施》。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政策”。

北京“双减”政策落地 2021年底是个时间节点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2021-08-17 11:0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8月17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樊未晨)今天,北京市举办新闻发布会,发布《北京市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措施》。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政策”。按照政策,北京市为首批试点,因此,北京“双减”政策的出台,意味着“双减”政策全面进入实操阶段。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北京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指出,北京市将在校内校外双向发力,稳妥推进,分步实施,确保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于2021年底前有效减轻、两年内成效显著,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

校内:坚持“零起点”教学,学校不得组织任何形式的招生、分班考试,严禁划分重点班、实验班

“北京市‘双减’文件的核心是减负提质多措并举,校内校外同时发力,坚持首善标准,不仅要‘治乱、减负、防风险’,更要‘改革、转型、促提升’,逐条逐项抓好落实。”李奕说。

首先,在校内服务提质增效方面,一是有效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这是减轻课内负担的重要切入点,”李奕说,包括统筹作业管理,控制作业总量,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系统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涵盖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的基础性作业,鼓励布置分层、弹性、个性化作业,切实提高作业质量和针对性。

二是提高课后服务水平。北京市将提供菜单式课后服务项目和内容,供学生自愿选择,切实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学校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引入社会优质资源和优质师资参与课后服务,发挥好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校外活动场所在课后服务中的作用;做强做优免费线上学习服务,完善线上公共教学平台,打造“双师课堂”等。

三是提高校内教育教学质量。包括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缩小城乡、区域、学校间教育水平差距,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大比例促进干部教师在区域内流动;规范教育教学秩序,小学一年级坚持“零起点”教学,学校不得组织任何形式的招生、分班考试,严禁划分重点班、实验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在校学习效率。

四是不断深化高中招生考试方式改革。依据不同科目特点,完善考试和成绩呈现形式,进一步提升中考命题质量,逐步提高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比例。

校外:严禁超标超前培训,严禁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从事学科培训

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方面,北京市提出,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培训机构。对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重新审核登记。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严禁超标超前培训,严禁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从事学科培训,严禁提供境外教育课程。落实将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纳入政府指导价管理的要求,科学合理确定计价办法,明确收费标准,坚决遏制过高收费和过度逐利行为。全面落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管理办法。严禁资本化运作,严格落实中央有关要求, 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加强校外培训广告管理。

“我们希望全社会给予关注,特别是学校的干部教师要认真学习研究并加以落实,在开学前这段时间做好充分准备。我们也提倡家长们仔细研读,结合文件相关内容,精准分析孩子发展需求,与教育部门、学校和老师一起,为孩子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李奕说。

(樊未晨)

【责任编辑:吴艳鹏】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