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感染新冠人数增加,权威专家详解如何防护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尤其是在一些国家的持续传播,目前儿童的患病处于增加的趋势,也给儿童健康带来了危害。对于一岁以下呼吸系统发育不健全的孩子,王荃不建议戴口罩,这个时候主要是通过家长做好防护保护孩子。

儿童感染新冠人数增加,权威专家详解如何防护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2021-08-10 16:2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昶荣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尤其是在一些国家的持续传播,目前儿童的患病处于增加的趋势,也给儿童健康带来了危害。”8月9日,在国家卫健委妇幼健康司主办的“2021年暑期儿童健康关爱活动”上,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说。

据新华社报道,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院长弗朗西斯·柯林斯8月8日说,美国目前有1450名儿童因感染新冠病毒住院,为疫情暴发以来最多。他从多名儿科医生处了解到,在最新这波疫情中,“住院儿童不但多,而且症状严重”,令人担忧。

专家呼吁符合接种条件的儿童尽快接种新冠疫苗

王华庆表示,儿童感染新冠病毒后,有的患儿症状比较严重,比如有基础病的儿童或者是特别小的儿童,“据国外研究报道,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死亡率约为万分之一”。新冠病毒对全人群都易感,现在最终的防控目标是希望通过接种疫苗建立免疫屏障。在建立免疫屏障过程中,儿童也是一个重要部分。

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最有效手段。目前,北京、上海、四川、湖南等众多省市已经开始为12~17岁儿童接种新冠疫苗。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消息,截至7月28日,1248万名12~17岁青少年接种了新冠疫苗。据了解,成人的和儿童青少年接种的都是灭活疫苗,剂量和剂型都是一样的。当前在阿联酋已经启动入组了900例病人,3到17岁的不同国家的儿童青少年进行临床保护性验证。二期的数据提示,综合抗体的阳转率是100%,抗体的水平和成人是类似的。

在儿童接种新冠疫苗时,也有一些禁忌症需要注意。王华庆指出,如果接种疫苗后过敏或者对疫苗中的某些成分过敏,这些儿童不宜接种。过去接种同类疫苗时,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比如过敏性休克、喉头水肿等急性严重过敏反应,这些儿童也不属于接种对象。

此外,还有一种禁忌症,等症状缓解或者疾病痊愈后可以继续接种疫苗。王华庆指出,比如孩子目前有发热症状,或者有其他急性疾病或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遇到这些问题,可以等孩子疾病痊愈,或者是急性发作期过去后,可以继续接种疫苗。

北京儿童医院急诊科主任王荃补充说,在接种新冠疫苗的同时,不建议接种其他疫苗,但是如果遇到需要注射狂犬病疫苗和破伤风疫苗的情况,要先接种后者,新冠疫苗和其他疫苗的间隔时间应该在2周以上。

预防儿童感染,家长是第一道防护屏障

目前,未接种疫苗的儿童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符合接种条件,但是还没有接种的;另外一种是不符合接种条件,比如有禁忌症或者是不在疫苗批准使用范围内的。针对这两类人群,王华庆首先建议,符合接种条件的儿童要尽快去接种疫苗,不符合接种条件的儿童,家长或其他监护人要尽快去接种疫苗,“这是对儿童最好的保护”。

王华庆进一步解释说,国外有一项研究显示,国外儿童75%的感染都是家庭内部传播,因此家长要做好自己的防护,不要把病毒带到家里,而疫苗具有预防感染的作用。

此外,家长还应该做好手卫生、戴口罩,尽量少去或者不去人群聚集的地方。疫情流行期间,家长尽量带孩子去室外、人少的地方玩耍,尽量不要让孩子接触外来访客。

王荃补充说,孩子戴口罩时可以选用儿童口罩,样式比较可爱,孩子接受程度高。对于不愿意戴口罩的孩子,大一些的孩子通过讲道理说服,小一些的孩子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或者帮助玩偶戴口罩的方法来说服孩子戴口罩。

对于一岁以下呼吸系统发育不健全的孩子,王荃不建议戴口罩,这个时候主要是通过家长做好防护保护孩子。

关于手卫生,王荃强调,家长和孩子在外不要随意乱摸,也不要用不干净的手摸眼、口、鼻,手摸到了不干净的地方或者有明显的污迹时,要用七步洗手法洗手。

王荃还说,家里要做好通风,应该每天通风2~3次,每次通风20~30分钟,“建议家里能够时常保持一扇窗户是开放的,维持通风”。

王荃还建议,疫情严重的时候,尽量使用私人交通工具出行,如果不得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则需要戴好口罩,做好手卫生。

(刘昶荣)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