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懂一点计算机操作,不知道能不能得到一份公益性岗位工作?”今年45岁的王会玲有两个正在上大学的孩子,去年丈夫打工受了伤,仍在家中休养。她急需一份工作。
7月13日,王会玲向崆峒区人社部门提交了就业困难人员认定申请,经过调查核实、审核公示以及复审,一周后她的申请得到了认定。
据了解,近年来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人社局已将就业困难人员群体扩大至七类。“4050”失业人员即城镇区域内女性年满40周岁,男性年满50周岁,以上的城镇常住人口所占比重较大,约为全区就业困难人员群体的60%。此外,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愿望的城镇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人员,因失去土地落户在城镇的就业困难人员,连续失业6个月以上的城镇居民以及符合规定的其他人员均可申请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并且今年打破户籍界限,打破城乡界限,在原有范围基础上,将在常住地居住的非本地户籍无业人员、农村进城务工后的失业人员纳入政策覆盖,进一步放宽认定条件,个人填写‘认定审批表’即可进行认定办理。
今年伊始,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人社局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通过放宽就业困难人员认定条件、加大就业困难人员援助帮扶等举措,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创业,将理论学习与业务工作充分融合。截至目前,共办理创业担保贷款154人3530万元,劳务输转8.75万人,发布用工信息896条,提供就业岗位5206个,全区城镇新增就业5195人,确保了学习教育和日常工作齐头并进。
(摄影:梁璐)
(中国日报甘肃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