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笛悠悠,“铁动力”融入高原之上

风笛悠悠,“铁动力”融入高原之上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08-09 17:0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列车在拉萨站的驶入与驶出,总伴随着一阵熟悉的歌声,“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对于群山环绕、冻土遍布的雪域高原而言,一趟趟列车不仅架起了广袤土地上的交通线,也为当地人民的生活增添了勃勃生机。(8月5日 中国青年报)

俗话说:“火车一响,黄金万两。”15年前,青藏铁路正式建成通车,开辟了西藏现代铁路交通的新纪元;15年后,“复兴号”高原动车组开通运营,标志着西藏迈入了电气化铁路时代。15年来,西藏铁路事业的快速发展,有力推动了藏族地区脱贫致富和长治久安。

有效发挥铁路优势,增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青藏铁路穿越了可可西里、三江源、羌塘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地处世界“第三极”,生态环境敏感而脆弱。铁路企业从设计规划、施工建设到运营维护,始终秉持“环保先行”理念。其中,为保护藏羚羊等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铁路全线建立了33个野生动物专用通道;为保护湿地,在高寒地带建成世界上首个人造湿地;为保护沿线景观,实现地面和列车的“污物零排放”;为改善沿线生态环境,打造出一条千里“绿色长廊”。从中可以看出,铁路企业在青藏高原这块“生态文明高地”上的创新与爱护,有效改善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局面。

充分释放铁路改革发展红利,带动周边旅游业兴旺发达。“一生至少要去一次西藏”,对于喜欢旅游的人来说,坐着火车去拉萨早已成为现实,如今绿色“巨龙”也穿梭在高原之上。随着藏族地区铁路网日益完善,沿途经过的雪山、石峰、羚羊、牦牛、寺庙等景观,都可以在列车上尽收眼底。不仅如此,铁路企业还加强与当地文旅部门合作,深入挖掘不同铁路沿线的文旅资源,将“运输功能+人文特色+独特景观”有机融合,既能满足综合运输功能的要求,又能宣传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传达藏族地区历史文化,让旅客在旅途中感受不一样的民族风情。这不仅为当地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美好前景,也极大推动了藏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截止2021年7月,青藏铁路累计运送进出藏旅客2963.27万人次。

深化巩固扶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步入发展“快车道”。2019年12月23日,西藏地区已基本消除绝对贫困,全域实现整体脱贫,但巩固拓展扶贫攻坚成果任重道远。铁路企业紧紧围绕“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服务宗旨和行动指南,不断完善铁路农村货运服务网络,促进“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进而带动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汇聚和交互流动,为藏族地区带来更多的商机和发展机遇,同时发挥拉萨至林芝区间黄金地段的人口、资源优势,巩固和扩大重要交通枢纽和物流集散地,进一步激发铁路的运营潜力,为拉萨西站打造区域物流大枢纽、提高物流综合运营能力“添砖加瓦”。以拉萨西站为例,15年来,货物运输量从发送2万吨增长到49.1万吨,从到达29.1万吨增长到614.7万吨,货物吞吐量翻了20余倍。

路越关山几千重,“天路”一通万里宽。随着青藏铁路延伸线越织越密,藏族人民以更加崭新、挺拔的姿态奋斗在雪域高原,生活越过越美好,如一朵笑开的格桑花。(邓文胜)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