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思南: 做好“牛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王曾林 周济)季夏时节,走进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张家寨镇林家寨村黄牛养殖场,“哞哞”的牛叫声此起彼伏,响彻山间,工人们正忙着抛洒饲草,一派生机勃勃景象。

贵州思南: 做好“牛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1-08-05 13:3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贵州思南:做好“牛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图为思南县肉牛养殖基地。思南宣传部供图。

中新网贵州思南8月5日电 (王曾林 周济)季夏时节,走进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张家寨镇林家寨村黄牛养殖场,“哞哞”的牛叫声此起彼伏,响彻山间,工人们正忙着抛洒饲草,一派生机勃勃景象。

“你看,这些牛个个精神抖擞,‘牛’不?”养殖场负责人张太明在牛棚里兴奋地介绍养殖场情况,占地约20亩,存栏西门达尔牛313头,其中母牛253头,是思南县乃至周边区县最大的一家牛犊育养基地,主要为当地肉牛养殖场提供牛仔。

为巩固脱贫成果,2020年,思南县整合东西部协作资金469万元,以“公司+村集体+贫困户”“保底分红+效益分红”的利益联结方式,建起能繁母牛养殖场。覆盖林家寨村、邓家寨村等村的349户1460人,每年按投入项目财政资金总额的5%保底分红并逐年递增。

图为工人在割草。思南宣传部供图。

为降低养殖成本,2021年3月,养殖场又在基地周边流转300多亩土地,种植起甜高粱、皇竹草等高产牧草。

“在许家坝我们还有298头牛。”张太明介绍,7月初养殖场又进一批牛,并把林家寨部分能繁母牛转移到许家坝万亩草场,实行围栏轮牧饲养,为养殖场进一步扩建、打造“种草养牛,牛粪还草”示范育肥基地腾出空间。

林家寨黄牛养殖场,是思南县做大做强肉牛养殖的一个典型范例。

思南县的文家店镇也是养牛“大户”,截至目前,文家店肉牛存栏量达1547头。

在文家店镇屯山村何家嘴肉牛养殖大户陈明刚的家里,热闹非凡,原来是当地政府请来专业技术人员给全镇肉牛养殖户进行集中培训养牛的相关知识。现场,“学生”与“老师”有问有答,从对牛的疾病预防到配料再到管理,专业技术人员都一一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图为思南牧草基地。 思南宣传部供图。

“规模在扩大,技术也得跟上。”思南县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何帮军说,肉牛产业是思南县主打产业之一,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牛产业”,只要养殖户有技术、资金、人才等的需求,都会做好“牛事业”的后勤服务工作。

目前,思南县存栏牛11.99万头,2021年预期牛肉产量3187吨,实现产值3.26亿元。(完)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